美國會審議「台灣政策法」恐致台海局勢暴衝? 學者:中共二十大在即維穩優先
  • Line

A A A
2022-09-15 00:00

(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美國國會挺台再進一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選定在中共二十大前1個月,14日審議最具支持台灣安全及其自決權的「2022年台灣政策法」草案,並以17票贊成、5票反對的票數通過。當前美國兩黨國會議員挺台共識偏高,加上美國11月期中選舉逼近,國會是否會加快審議、通過該草案,而是否又會導致北京當局對台祭出更強硬政策,外界正密切關注。
 
「2022年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草案由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孟南德茲(Bob Menendez)、共和黨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共同提案,他們在提案聲明中指出,「2022年台灣政策法」是自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後,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的重構。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葛瑞姆4月訪台,於總統府發表談話。翻攝總統府網站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葛瑞姆4月訪台,於總統府發表談話。翻攝總統府網站

 根據美國之音、香港01報導,「2022年台灣政策法」草案共分3大篇、9大主題,以增補現行《台灣關係法》為基礎,並承襲美國對台「六項保證」精神與規定。
 
該草案具有象徵意義的條文,包含將台灣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以及「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另要求美國政府以台灣人民的合法代表來對待台灣政府。

另有條文提到,在不被解釋為將導致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或改變美國對台灣國際地位立場情形下,指示美國國務卿撤除限制台灣官員展示台灣主權象徵事物,包括中華民國國旗的行政指引。

美國參議院預定9月14日審2022台灣政策法。 翻攝congress.gov網頁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預定9月14日審「2022年台灣政策法」法。 翻攝congress.gov網站

美國國會在中共二十大前排定審議「2022年台灣政策法」,無疑挑動中國敏感神經,美、中、台正高度關切相關發展。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7日向彭博表示,行政當局對草案部分條文感到擔憂。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14日記者會中回覆媒體提問時表示,行政部門的立法團隊正與國會議員討論此草案,不方便多說,但拜登政府一直加深與台灣的往來和支持。
 
前美國國會研究處亞太安全事務研究員簡淑賢(Shirley Kan)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拜登(Joe Biden)擔任參議員時曾對《台灣關係法》投下贊成票,不過擔任總統後卻未能充分闡述美國政策和在台灣利害關係是什麼,也因此美國國會主要人物包含裴洛西、孟南德茲等人不斷發表挺台聲明、親自訪台,提出立法。」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主任葉耀元接受《菱傳媒》電話訪問時說:「只要是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法案,經過美國總統簽署就是法律。法案是讓美國官員有法源依據,但行政官員仍可根據行政裁量權決定行動。」

葉耀元進一步分析,該草案最挑動北京當局敏感神經的條文,應該是「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但這不表示美國會與台灣建交。

葉認為,拜登政府對台灣關係是否說得更清楚,還是要看美中關係發展的程度,畢竟過去4、5年來,美國對台支持度的確提高,但還是在一中政策、《台灣關係法》等現有政策範圍內去執行,未來若美中關係進一步偏向冷戰,那或許對台政策才會有大幅變動的可能性。

「2022年台灣政策法」草案中較具實質意義的條文是,對台灣提供45億美元的安全援助,加強美台軍事訓練合作及建立美台高級別軍事規劃機制等。對此,葉耀元分析說:「美國對台軍售核心概念是增強威懾、嚇阻能力,讓中共解放軍體認到,一旦發動戰爭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迄今,已對台6度軍售,最近一次是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2日宣布3批總價值約11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包括100枚響尾蛇飛彈、60枚魚叉反艦飛彈及監視雷達合約。

中國官方媒體已有許多抨擊「2022年台灣政策法」草案的報導,中評網9日出版「台灣政策法案要送台灣上戰場」的評論文章指出,台灣當局在幕後積極遊說該法案,但該法案一旦通過,台海局勢必將暴衝,美中交手難免,無異要把台灣送上戰場。

葉耀元預期,「美國國會即便加快審議,在中共二十大之前或開會期間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中共在維穩政策下應不致於對台有新的軍事恫嚇,可能就是持續維持平常的文攻武嚇、派戰機侵擾台灣的動作。」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馬斯楚(Oriana Skylar Mastro)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說:「『2022年台灣政策法』在威懾中國的努力少,在激怒中國的部分卻較多,反而為中國增加開戰的準備。不過台灣官員卻透露,這樣的法案有助於提高台灣人士氣,鼓勵台灣有更多防衛意識,在台海戰爭不幸爆發後,為台灣爭取更多戰鬥空間。」
 

最多人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