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閉門造芯」8年成績慘!5大高官被捕 中共二十大前夕「秋後算帳」

  • Line

A A A
2022-08-08 00:00

(王秋燕/綜合報導)美國積極擴大抗衡中國半導體崛起之際,中國卻大舉「反貪腐」大旗掃蕩晶片業,主導該產業投資的「國家大基金」5名高官被捕,更讓外界認定,這是中共高層對「國家大基金」8年投資不利的「秋後算帳」舉動。

根據香港《信報財經新聞》報導,中國國務院於2014年中提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訂下兩個里程碑目標;一、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逐步縮小,16、14奈米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二、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2014年9月24日,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亦莊國投、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作為發起人共同簽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國家大基金)正式設立。

「國家大基金」採取股權投資形式,重點投資晶片製造業、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第一期募資1387億人民幣,第二期募資2041.5億人民幣。另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估算,自2014年來,「國家大基金」除直接出資,還動用將近2兆元融資貸款、社會資金投入晶片業。

時隔8年,「國家大基金」投資項目中以中芯國際成效最好,不管在製程技術、產量規模上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業者,但中芯國際近期才量產7奈米晶片、擴大28奈米產能的消息,與早就囊括全球先進製程的台積電、三星電子差距十分巨大。

除中芯國際,中國其他晶片業者連2014年《綱要》的第一個里程碑目標,即在2020年實現「16、14奈米製程量產」都沒達標。

這些業者投資效應只能用慘不忍睹形容,例如紫光集團、武漢弘芯、成都格芯都是屬於「千億人民幣」重磅投資項目,卻陸續從2019年來相繼破產或停運,也沒能夠交出具體研發成果,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更是難以估計。

從上述半導體投資成效來看,中國國家主習近平為主的中共高層在秋季中共二十大會議前,舉著反貪腐查辦半導體產業不令人意外了。

7月底,「國家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因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逮捕,正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業和信息化部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北京市監委監察調查。丁文武曾擔任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他也擔任過武漢新芯集成電路、長江存儲科技等高階主管。

丁文武之前,就有4名「國家大基金」相關人員被補,包括華芯投資前副總裁高松濤,以及華芯投資前總裁、前中芯國際獨董路軍、大基金深圳子基金管理人深圳鴻泰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王文忠。官方稱上述人士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現都在接受監察調查。

澎湃新聞報導指出,華芯投資是「國家大基金」的唯一管理人,高松濤履職華芯投資期間負責基金的投資運作。路軍自2014年華芯投資成立,就出任董事、經理,參與「國家大基金」的大量投資運作。值得注意的是,王文忠並無大型或知名投資機構任職經歷,和路軍是同學關係。

中國第一財經報導、《科創板日報》指出,紫光集團經常獲得「國家大基金」大舉資金用於購併、擴張業務。2016年紫光集團聯合大基金、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出資386億元人民幣,成立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時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的趙偉國任長江存儲董事長,丁文武任副董事長。

紫光集團在2017年另獲得500億人民幣資金用於擴張晶片業務。「國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後,也持續投資紫光展銳。

7月迄今,紫光集團已數名高管被查辦,包括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北京紫光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祿媛、紫光集團前總裁刁石京、紫光集團總裁張亞東、紫光集團聯繫總裁齊聯。此外,工信部部長肖亞慶也遭中紀委抓去調查。

第一財經報導綜合產業人士說法指出,「國家大基金」投資回報率高,是因為大基金一投,二級市場就有一群人跟風,炒高股價後,大基金頻頻減持,把價格又壓住。

半導體產業這波查辦風波是否已經結束尚無法判斷,但「國家大基金」未來方向已被一些業內人士比喻為「世紀難題」。

相關新聞:看問題/中國財政再緊絀也要投資科技業 但大撒幣作法恐難再現


最多人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