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正專欄/該問為何而併 而非為誰而併
  • Line

A A A
2021-12-28 17:49

新竹市長林智堅昨召開記者會,宣布不會參選首任大新竹市長。中央社

王正寧/主筆

為了促成竹竹合併升格,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震撼彈,宣布不會參選2022年的首任「大新竹」市長。林智堅周二二舉行記者會,強調唯有大新竹合併升格通過,才有他個人下一步的問題,現階段修法遇到很大困境,如果他自己就是修法的最大阻礙,他就要搬走這個阻礙修法的石頭,希望加速促成朝野共識,早日完成《地制法》的修法。
 
看得出來,林智堅為了新竹合併升格的投入與努力,但以「棄選」明志,顯然畫錯重點。

「竹竹併」在選前一年,也就是林智堅即將卸任時拋出,而且甚至準備以逕付二讀的方式強推完成修法,到底有何急迫性,其內涵又在哪裡?如果說不清楚、講不明白,難免給外界「因人設事」的觀感。
 
只是這個「人」,到底是為了林智堅?蔡英文總統?還是柯建銘總召?其實以林智堅8年市長任內的表現,「畢業」後入閣本就順理成章。但為了保住新竹市,唯有合併升格一途,才能讓林智堅解套,繼續為民進黨披戰袍;即便修法的哏最後硬是被破,至少民進黨也有選舉「相罵本」。這一局,林智堅可進可退,但只是「棋子」的角色。
 
因為「呷緊弄破碗」,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認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是為了民進黨地方選舉和政治利益的受訪者達44%,只有29%的民眾認為是為了國土規劃和地方發展。
 
為了反駁「因人設事」,林智堅以當初台北縣升格為例,指稱2009年,距離台北縣長選舉只剩下半年,為了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要參選新北市長,不僅換掉原縣長周錫瑋,還為此延後選舉,他反批朱立倫、國民黨才是「因人設事」。
 
然而,台北縣早在1990年5月人口就突破300萬人,在地方人士積極爭取之下,先於2007年10月1日先列為「準直轄市」,到2010年12月25日才正式改制為直轄市並更名「新北市」。也就是說,即便是人口已經遠遠跨越門檻,也不需要立法院修法來「量身訂作」,但台北縣的升格之路,還是一步一腳印,從「準直轄市」到正式升格就經歷了3年的時間。   
 
馬英九執政時期提出三都十五縣的規劃構想,在2009年立法院完成《地制法》修法,賦予縣市單獨或合併升格之法源依據。民進黨中央表達縣市地位平等、區域發展均衡、資源分配公平三項立場。重點在於「直轄市」制度是在中國大陸幅員遼闊的條件下,所設計的過時產物;將縣市分級,將使非都會區的縣市居民成為二等公民。
 
當時的民進黨主席正是現在的蔡英文總統,如今,幅員狹小的台灣,卻已經有六個直轄市,占全國地方政府預算的七成,而且六都很快會變七都、八都,甚至九都,將造成更多的「升格孤兒」。「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當初說好的縣市地位平等、區域發展均衡、資源分配公平在民進黨執政後不但沒有得到實踐,城鄉差距、財政分配的情況反而越加兩極化。
 
加速全面的區域整合,提升地方治理量能,或許是帶動台灣發展的引擎。然而,縣市合併升格不應視為單一個案,只關注大新竹應否升格而已,這種摸著石頭過河,只是短視近利,想到哪裡做到哪裡的做法;林智堅選與不選畢竟只是個人政治利益的小事,蔡英文此時應該思考的大事,是儘速提出台灣整體國土規劃方案。

相關新聞
菱正專欄/修法急就章 富都窮縣更無解
新聞分析/竹竹併升格話題熱!綠要拿竹巿壓竹縣 藍拉苗栗入局力抗
獨家/小英密會黨內要角抓解藥 派系沒人挺!竹竹併將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