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全動署揭牌!官兵排排坐無能修補大漏洞(抗中保台系列五)

  • Line

A A A
2022-01-03 00:00

官兵排排坐組成的全民動員署,改名只是改運。圖為蔡總統出席全動署揭牌典禮,與官兵代表合影。軍聞社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12月30日國防部正式設立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並且高調舉行揭牌典禮,蔡英文總統親臨剪綵,現場冠蓋雲集,顯現出綠營執政國安高層確實重視此項體制改革,但我國後備動員體制合理性,還有透過軍事動員所召集後備部隊,是否能夠承擔其所被賦予軍事任務,妥善完成各項軍事勤務,面臨美國不斷質疑與關切,卻也是戰略安全社群人士心知肚明之現實狀況。

美國:臺灣後備兵力無能應付危機

軍事後備動員議題之所以會浮上檯面,當然是因為目前兩岸關係不睦,對立情勢緊張,而華盛頓又擔心雙方發生軍事衝突,假若是面臨共軍大規模入侵時,就目前國軍所具備之常備兵力來說,顯然是不足以因應此等軍事危機。但透過檢視我國軍事後備體系動員作業狀況後,顯然美方多位人士認為確實存在相當大之改善空間,因此不斷透過各種管道表達其觀點,綠營國安團隊高層所面對壓力,其實是能夠讓人充分理解。 但全球所有官僚體制面對挑戰尋找解決方案通病,總是不外乎先針對問題設立專責機關,假若已經存在權責機構時,就提出組織精進方案,若不是提升位階就是擴大員額。將得更明白些,就是認為讓辦事官員位階提升,或者是多些人手來辦事,就能夠顯現出不但是有意認真面對問題,更讓辦事機構能夠藉由主管業務首長位階提升,就讓事情更能辦得通,也會順勢將問題解決。 

財經部會缺席全民防衛

但單憑透過組織改造來顯現面對挑戰決心,就能真正改變態勢解決問題走出困境嗎?其實就國家處理政務來說,基本關鍵要素就還是錢、法、人三項,充足預算、適切法條,再加上幹練之專業事務官員,就可以解決基本問題。但若要能夠獲得政府體系內所有上級與下級機關配合支持,這就不能單憑體制,就更要仰賴許多潛規則支持,而各項潛規則基本上就可以文化一辭作為總結其意涵之代稱。 政治之具體實踐必須藉由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兩者交互作用而成,而同樣軍事動員不僅是要靠表面上白紙黑字所書寫作業規範與法條,其實更要仰賴隱而不見之戰略文化。

我國《國防法》第十條:「行政院制定國防政策,統合整體國力,督導所屬各機關辦理國防有關事務。」就軍事動員來說,其屬於國防政策重要環節毋庸置疑,其業務所涉事項權責分屬各個不同部會,更是毫無疑義,但為何各方老是將軍事動員所有事務,都全部推到國防部身上,問題就是出在我國戰略文化。

改名無法改運

正是因為行政院對於跨部會之軍事動員業務缺乏認識,完全不理解與體認到國防部在人力動員方面必須與內政部役政主管機關配合,在物力動員方面必須與經濟部主管機構合作,最後在財力動員上更是要看財政部臉色,卻只會袖手旁觀,硬是將全民防衛動員署組織架構,限縮成為國防部所轄機關層級,同時在全民防衛動員署改制成立揭牌時,缺乏各相關部會政務首長與會,其實就透露出此等改革不過是換湯不換藥,更讓人覺得改名恐怕還是不能改運,烏雲還是揮之不去。 

其實只要詳閱《全民防衛動員法》第九條,其中分別列出八個不同部會,分別負責其所主管之動員準備方案,再對比《全民防衛動員署組織法》第二條有關該署之業務職掌,其實就可馬上理解到我國全民防衛動員,究竟是有多少盲點,根本在其他部會不會受到重視,而又有多少只是顯現於法條文字之表面文章。再回頭看看《國防法》第十條,行政院不願設立由其直轄,協助其督辦所屬各機關辦理國防有關事務之全民防衛動員署,其實就是證明關鍵在於我國缺乏對此正確認識之戰略文化,所以國防部才永遠無法卸下那個沉重之十字架!

相關新聞
施威全專欄/武統形勢緊張?民進黨內部不同調 國安局研析密件揭真相(抗中保台系列一)
張競專欄/抗中保臺不是義和團的咒語 面對戰爭策訂「終戰指導」之必要性(抗中保台系列二)
張競專欄/與美國國民兵合作: 貶低國軍?矮化台灣地位?(抗中保台系列三)
施威全專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安倍應酬臺灣?掣肘新首相?(抗中保台系列四)
施威全專欄/日美2+2會談 日本不是美國的獒犬,也非吉娃娃(抗中保台系列六)


最多人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