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各懷鬼胎!中俄關係升溫 中國想從烏克蘭危機中獲得什麼?
  • Line

A A A
2022-02-10 00:00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各界高度關注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之際,俄國總統普丁藉由出席北京冬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召告將以共同陣線對抗西方壓力。觀察家分析北京與莫斯科未來關係發展,指兩國領袖各懷打算,雙方可能想藉此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抗衡美國。然而專家也指出,中國根本填補不了俄羅斯的經濟缺口。

在西方國家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氛圍下,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月4日出席冬奧開幕式,是這場國際體育盛會最大咖的國際領袖,為東道主中國送暖。而當天稍早登場的中俄峰會,也是習近平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而停止接見外國政要以來,時隔兩年首度與普丁面對面會晤。

這場峰會象徵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關係進入新時代,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加強合作。在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危機而與西方國家劍拔弩張之際,普丁和習近平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展現將對抗日益升高西方壓力的共同陣線,聲明指,中俄兩國反對由美國主導的北約進一步擴大,並呼籲北約放棄「意識形態化的冷戰做法」。

停止北約東擴是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上與西方對峙時所提出的安全保障一項關鍵要求。俄羅斯目前已在俄烏邊境集結12萬重兵,根據美國官員指出,俄羅斯已部署約7成全面入侵烏克蘭所需戰力,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6日更指,俄羅斯可能在7日或數周內入侵烏克蘭,可能採取的行動包括,併吞烏克蘭的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網攻或全面入侵烏克蘭;不過俄國仍可能選擇採取外交途徑解決。

而在此時,中國也在國際舞台上堅決發聲,呼籲各方保持冷靜,也表達對俄羅斯關切事項的支持。顯而易見,中國願意與其長期盟友站在同一陣線。一旦俄羅斯真的入侵烏克蘭並遭到西方祭出毀滅性的制裁,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支持,將預示著地緣政治的轉變,可能進而顛覆美國的外交政策,屆時從歐洲到亞洲都能感受到相關衝擊。

法新社報導指出,面對烏克蘭危機和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係,普丁正在尋求與中國靠攏。俄羅斯在聯合聲明中就順應中國表態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

路透社也引述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丁和習近平討論擴大國家貨幣貿易的必要性。美國總統拜登近期曾提到,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以制裁切斷俄羅斯企業以美元進行貿易的能力。這對俄羅斯出口石油與天然氣影響甚巨,因為這兩項能源在市場上都以美元計價。此外,普丁在會談中強調將會加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其中包括一項每年從俄羅斯東部向中國供應1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的新合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隨後宣布,這些增加的天然氣將通過遠東天然氣管道運輸。

共同目標、共同敵人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與俄羅斯近期關係相當親近,甚至可能超過毛澤東和史達林時期。俄羅斯2014年3月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後,美國和歐盟等西方國家對俄祭出一系列經濟制裁,包括禁止投資和貿易限制等,同時也把俄羅斯更推向中國的懷抱;中國向遭國際孤立的俄羅斯提供經濟和外交支持。

中俄關係從此進一步熱切,中國已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在2020年達到歷史新高的1470億美元(約4.1兆元新台幣)。兩國也簽訂建立更緊密軍事關係的路線圖,並進行多次軍演。

重要的是,中俄兩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目前都特別緊張。美國塔夫茨大學助理教授米勒(Chris Miller)說:「北京和莫斯科意識到,在反擊美國和歐洲、以及在國際政治舞台為自己贏取更大角色這兩件事上,雙方有共同利益。」

填補不了經濟缺口

專家認為,如果俄羅斯面臨西方制裁,中國可能會如同往常對其提供經濟援助,可能方式包括提供代替性的國際支付系統、向俄羅斯銀行和機構提供貸款、購買俄羅斯原油,或甚至拒絶執行美國施行的出口管制。

然而這些行逕都將對中國造成重大金融成本,因此專家們認為現階段,中國只會在口頭上為俄羅斯「贊聲」,米勒說:「對俄羅斯進行言語上的支持,對北京來說是低成本的舉動。」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評論文章直指,普丁對北京的討好,外交紅利多於經濟紅利。因為中國無法擔負起俄羅斯的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若俄羅斯遭到西方重大制裁,貿易量將不必避免減少,甚至其北溪2號( 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等重大項目遭取消之下,中國無法填補其經濟缺口。

對比中俄的貿易量,俄羅斯同期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額為340億美元(約9465億元新台幣),與歐盟則為2197.7億美元(約6.1兆元新台幣),約莫是中俄貿易額的1.5倍。

背靠背尋求新的世界秩序

中國官媒報導中俄峰會時,提到習近平在會談中強調,「面對深刻複雜演變的國際形勢,中俄矢志不渝深化背靠背戰略協作,肩並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根據總部設於捷克布拉格的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FE/RL),美國霜堡州立大學中國史副教授馬海雲指出,普丁訪問中國主要是為塑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讓中俄的核心利益、無論是安全問題或領土爭議,都能獲得尊重,並且透過相互支持和日益協調的行動來重新定義,以抗衡西方國家。

烏克蘭若爆發軍事衝突,將致促美國在國際事務上分心,這無疑將對中國是一利多。法新社指出,更多的美軍集中在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意味著能在太平洋與北京競爭的軍事力量將減少。

舉例來說,美國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因應,可能會嚴重左右中國有意侵犯台灣的任何行動。華府已暗示台灣若遭攻擊,將會提供防衛。

然而許多專家目前仍採信北京稱不樂見戰爭的說法。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BBC指出,中國正尋求穩定與美國的關係,如果北京向莫斯科提供更強而有力的支持,「可能會造成與美國更多的緊張局勢,包括民主與專制的更明顯分歧」。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治學家裴敏欣最近也指,北京此舉也可能激怒其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進而引發「歐洲大反彈」。

裴敏欣認為,這甚至可能會導致出現支持台灣的局面,成為烏克蘭危機的一個附帶效應。

中俄微妙長期博弈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的中俄關係分析家姜源指出,在中國外交圈有心照不宣的觀點,即經濟疲軟但軍事侵略性強的俄羅斯,最適合中國。

這也是中俄關係在中短期看來充滿希望的部分原因,不僅僅是西方壓力將兩國推到一起,俄羅斯軍事行動也有助轉移西方對中國的注意力。

從中國的觀點來看,俄羅斯停滯的國內經濟和人口稀少的遠東地區,也使其與中國漫長的邊界相對安全。這為中國提供了更多戰略空間和資源來處理其他地方的核心議題,例如中國國內人口減少、與美國的全球競爭,以及對南海和台灣的主權主張。

姜源表示,中俄之間肯定存在權力鬥爭,但來自莫斯科的武斷軍力行動,也能保持與北京的關係不至於變成過於不平衡。

最佳實例是俄羅斯最近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CSTO)為由,派遣維和部隊干預因液化石油氣價格飆漲引爆暴力示威的哈薩克。俄羅斯這項出兵之舉「穩定」了哈薩克局勢,也解除了毗鄰的中國擔憂。儘管中國有時會在中亞與俄羅斯進行競爭,但北京也會默許克里姆林宮的軍事能力,並讓其利益優先。

俄羅斯與他國雙邊貿易金額比一比

●與中國:1470億美元(約4.1兆元新台幣)(比上年度飆漲35%)
●與歐盟:2197.7億美元(約6.1兆元新台幣)
●與美國:340億美元(約9465億元新台幣)

資料來源:美國《外交政策》雜誌

 

相關新聞:
烏克蘭危機是習近平武力犯台的機會? 美議員與學者看法兩極
烏俄對峙風雲1/俄羅斯不甩北約美國加強部署照常軍演 拜登威脅直接制裁普丁
烏俄對峙風雲2/烏克蘭與俄羅斯恩怨糾葛始於9世紀 四大課題看兩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