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一場烏俄戰改變世界四大面向 全球糧食危機來襲
  • Line

A A A
2022-03-10 00:00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僅在戰場上和城鎮轟炸奪走無數人命,在國際社會上,這場戰爭也影響到全球各地石油價格和農作物供應穩定,令各界擔心糧食危機來襲。迄今烏克蘭已逾200萬人出逃,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歐洲將面臨史無前例的難民危機。另外,地緣政治秩序也因此出現重大轉變,俄羅斯總統普丁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歐洲更為團結。

俄羅斯2月24日以「特別軍事行動」為由,入侵鄰國烏克蘭,本文梳理短短14天以來,這場戰爭改變世界的四大面向。

世界秩序轉移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並沒有開啟一個大國政治的新時代,而是造成自2001年美國遭受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地緣政治秩序最重大變化。

在震驚全球的九一一攻擊之後的數年間,西方國家領袖的注意力大多聚集在打擊全球恐怖主義,他們必須對抗的敵人是激進武裝組織「基地組織」(Al Qaeda and ISIS)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克里姆林宮不再被視為具有昔日蘇聯的威脅,也因為這樣,2012年,時任美國總統、民主黨籍的歐巴馬(Barack Obama)尋求連任期間,嘲諷當時共和黨對手拉穆尼(Mitt Romney)把俄羅斯稱為美國地緣政治頭號大敵之說,與世界脫節。

那時,普丁(Vladimir Putin)確實顯露出有意顛覆冷戰後的世界秩序。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情報官員出身的普丁,2000年出任總統,誓言要恢復俄羅斯帝國昔日榮耀。早在他1999年擔任總理期間,就對車臣共和國分離主義游擊隊發動攻勢,2008年,克里姆林宮下令入侵跟歐洲越來越親近的喬治亞,並承認該國兩處分離地區為共和國。

之後,普丁以反恐戰爭盟友之名,支持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血腥鎮壓異議份子。2014年,普丁決定併吞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並支持烏東的分離主義份子,俄羅斯也因此招致西方國家制裁和嚴厲譴責。此外,俄羅斯還涉嫌在外國領土企圖暗殺敵人,引來非議。

儘管種種爭議事端,普丁在2010年代仍被歐美國家領袖視為重要的國際角色和夥伴,舉例來說,俄羅斯是多國部隊對抗IS行動的重要因素,也是歐洲主要的能源供應者,更在2015年伊朗棄核協議等重要外交協定中協助磋商談判。

然而這一切,可能隨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而隨之終結。CNN分析指出,普丁在與西方世界領袖交手1/4個世紀之後,最終還是逾越了紅線,淪為國際政治舞台上被唾棄的人(pariah)。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多項史無前例的制裁,癱瘓其金融機構運作,使其經濟和盧布幣值暴跌,甚至直接針對普丁個人和一些核心圈人物施以制裁。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本月1日發表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時直指:「普丁現在被世界孤立的情況,遠比他想像的還要嚴重。」

更團結的歐洲

俄羅斯的入侵行動,也促使歐盟做出在數周之前無法想像的安全政策決定。儘管歐盟多年來是全球最強大的經濟角色,但卻未能在地緣政治上發揮同樣力量。歐盟一直就在外交政策上應該擁有多少的中央控制權問題上存在分歧。這阻礙了歐盟宏大的全球野心,不少政策提案在談判中被淡化,甚至被否決掉。

如今,歐盟在國防、安全和外交事務上的思考,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光年般的演變。歐盟從長達數十年的夢中醒來,之前總想著歐洲所建立互相關聯的世界,將可提供穩定且防止戰事,且如果發生最糟的情況,美國將出手解決。

現在,戰爭重回歐洲的這個衝擊,讓歐盟27個成員國團結起來,開始以地緣政治目的來運用其經濟實力,採取前所未有最嚴厲的制裁方案來對付俄羅斯。歐盟有史以來首次提供資金購買武器供烏克蘭抗敵。而數十年來避免以軍事化傾向來擬定外交政策的德國,現在參與提供烏克蘭武器,並提高軍事預算以因應可能的入侵。

而在8日,極為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也決定將另尋替代能源,目標在2030年之前擺脫俄羅斯能源。

歐洲1名高級外交官向CNN說:「烏克蘭危機打破了歐洲安全與穩定『是免費的』這個幻想。」該名官員指出,「沒有真正威脅時,地緣政治似乎是很遙遠的事。現在歐洲的邊界發生戰爭。我們知道是時候必須付出代價並且共同行動。」

最大難民潮

聯合國8日指出,迄今已逾200萬人逃離烏克蘭。聯合國難民署表示,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發展最急速的難民危機。

而在俄羅斯入侵的頭7天內,烏克蘭就有100萬人逃離家園,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相較之下,2013年敘利亞危機,花了3個月累計100萬名難民出逃。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葛蘭第(Filippo Grandi)說:「我在難民緊急救援機制工作了將近40年,顯少看到像這次如此迅速增加的外逃人潮。」

聯合國預計這場戰爭可能將導致烏克蘭多達500萬人流離失所。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幕僚指出,最糟的情況尚未發生,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歐洲將面臨史無前例的難民危機。

另外,目前也傳出在邊界發生多起針對膚色和非烏克蘭人的種族歧視事件。

這些難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目前沒有答案。如果俄羅斯顛覆烏克蘭民選政府,難民是否願意返回家園?更或許,在戰火平息之後,他們不再有能夠回去的家鄉?

糧食和燃料危機

美國和歐洲境內早在去年已遭受糧食和燃料危機,如今烏俄戰爭在全球各地產生顯著的經濟和人力成本,尤其在能源方面更加有感。

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來源,儘管歐洲多年來喊著要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實際上也能在俄羅斯切斷能源供應下存活,但是另覓替代來源不會便宜或是簡易之事。

另一個嚴峻議題是關於荷包,這將決定家家戶戶是否有能力把食物放上餐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執行主任比斯利(David Beasley)表示,僅在烏克蘭,就有300到500萬人需要立即獲得糧食支援。

這場戰爭的兩個當事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的兩大糧倉,其玉米、大麥、燕麥、葵花籽、油菜籽的出口對世界糧食供應舉足輕重,更是小麥的主要生產國,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這兩國的小麥出口量總計佔了全球的23%。

在戰火下,烏克蘭農民離開農地,港口關閉,小麥和其他糧作物無法送至世界各地製成麵包或牲畜飼料;而俄羅斯的糧食出口也可能受到西方國家制裁。各界擔憂這場危機將在全球引發糧食供應。歐洲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ECFR)中東和北非計劃主任巴恩斯-達西(Julien Barnes-Dacey)說:「各界擔憂兩大主要供應國的衝突,將對價格產生衝擊,尤其現在已經感覺到有短缺。」

儘管烏克蘭有「歐洲麵包籃」之稱,但對中東的影響更為急迫。根據數據,中東是基輔2020至2021銷售年度第三大的小麥買家。烏克蘭近期逾40%的小麥出口都送至中東或非洲。

根據美聯社報導,黎巴嫩、埃及和敘利亞是最依賴這些可負擔小麥的國家。埃及有1/3、約數百萬人生活貧困,依賴烏克蘭穀物製成的政府補貼麵包生存。開羅1名育有7個小孩的47歲父親薩拉(Ahmed Salah)說:「戰爭代表了短缺,短缺意謂著價格上漲。」他語重心長說:「任何漲價不僅僅是對我,也是對大多數人的災難。」

相關新聞:
瞄準俄羅斯經濟命脈制裁 英美禁止進口俄國石油、歐洲擬終止依賴
烏克蘭11歲男童的微笑和勇氣 隻身逃難千里至斯洛伐克獲讚真實英雄
戰火悲歌!「一家子就死在我眼前」 烏克蘭平民逃難遭俄軍轟炸橫屍街頭
菱視角/比一比!一表看懂烏俄軍力差距 俄羅斯國防預算是烏克蘭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