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公約審查陷困境!不利處境團體出席率低 專家嘆:光求生就耗盡力氣
  • Line

A A A
2022-12-19 00:00

(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新住民、原住民或障礙者,他們光是求生都要搭進所有力氣,你要他們有多少的精力去追政策和法令?想要走公約審查這條路,很困難」,這是剛結束在台灣的國際CEDAW會議最大難題。

上周,在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會場的國際委員直言,特殊境遇團體的出席數量比四年前更少,「很少有組織專門代表不利處境女性的,我記得上一次來還有,但這次只有一個身障團體代表和新住民代表」。

相較於倡議型NGO擅長對照國際經驗、捕捉修法脈動,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人約盟)執行長黃怡碧觀察,不利處境團體想要走公約審查這條路,很困難。

多數團體的專業服務精進  但跨領域倡議要追上

身心障礙聯盟(障盟)秘書長洪心平回顧參與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審查經驗,洪心平說,有了CRPD等公約,讓不同團體有聚焦對話的工具,和政府部門也有共同的語言。

但今年參與CEDAW審查討論時,障盟對會員團體發出邀請,卻有很多團體回應「我們不知道障礙要怎麼跟性別問題關連起來」而不敢參加。洪心平當下很驚訝,已成立30到40年,在專業服務上多有發展的老牌團體,竟無意見可回,可見對於公約審查的跨領域思考,團體應設法追上。

洪心平表示,障盟會繼續追蹤公約審查的落實,包括「同樣是障礙者,男性和女性障礙者的處境有哪些區別?比如生產、懷孕、產檢,我們以前很少思考它的獨特性,因為有公約討論的平台能讓我們這些圍繞障礙者網絡的人員,包含障礙者自己都可以一起思考」。

洪心平(右二)指出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並未著重在身障培力上,而協助障礙者親自參與發聲,正是國家的功能之一。。翻攝國家人權委員會官網
洪心平(右二)指出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並未著重在身障培力上,而協助障礙者親自參與發聲,正是國家的功能之一。。翻攝國家人權委員會官網

公約審查門檻高  盼政府更多協力

自2013年起從未缺席任何一次國際審查,今年又聯合28個團體共同提交平行報告的人約盟執行長黃怡碧坦言,團體若想參與國際公約審查,一路從參與國家報告的籌備、到組織團體平行報告、再到現場與會、關注審查意見、追蹤落實情形,「坦白講,這其實是一個門檻相對高,CP值較低的工作」。

人約盟作為跨團體的組織,處理議題多涉所謂「交織性」,黃怡碧舉例,移工因為工殤,成為障礙者,能不能受到CRPD的保障?「我們收集實證研究,和外國經驗做比較,這對於多數團體而言門檻較高」。

從兩公約審查至今,新移民團體較少被看見,黃怡碧觀察,「語言」首先就是挑戰。她直言語言不應該成為參與的阻礙,移民移工團體應該要求政府提供通譯服務,「就像障礙者,每次一定都有必備的手語翻譯跟聽打,國家應提供相對應的措施」。

除了通譯協助,障盟洪心平秘書長認為培力不利處境群體參與公共政策的擬定和執行,為自己發聲,這是國家的責任。儘管障盟,心路,智障者家長總會,近年共同舉辦課程活動協助障礙青年親自站出來講話,但這需要長期的投入。她很遺憾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沒有著重在身障者的培力。

黃怡碧指出不利處境團體參與公約審查門檻高,如新移民團體與會,可要求政府提供翻譯等協助措施。翻攝人約盟臉書
黃怡碧指出不利處境團體參與公約審查門檻高,如新移民團體與會,可要求政府提供翻譯等協助措施。翻攝人約盟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