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最近國土防衛部隊經過企業鉅子曹興誠表態捐輸,再加上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將軍發表著作,亦倡議籌建此等地方民團兵力,期能發揮嚇阻效應,因此自然成為社會關注議題。
不過由於許多倡議國土防衛部隊者,本身政治立場就相當極端,以往言論與素行亦充滿爭議;再加上亦有知情人士透露,美方不但相當支持李喜明將軍所倡議之整體防衛構想(ODC:Overall Defense Concept),亦曾經間接對朝野黨派遊說施壓,希望能夠讓籌建國土防衛部隊得以成案,更是讓臺灣社會懷疑其中是否另有文章。
但就目前綠營高層執政團隊對此初步回應態度觀察,顯然是充滿相當疑慮;同時當前政府亦強調要透過正規行政程序,交由相關部會研究討論後再做定奪。此等手法基本上就是緩兵之計,拿出「拖」字訣作為應對方案,先讓此等討論熱潮降溫後,再看各方態度來處理政策爭議。
儘管蔡英文總統雖曾三度公開表態為整體防衛構想背書,但在李喜明將軍卸任後,整個作戰構想在三軍統帥並未換人前提下,竟然在短期內就遭致推翻,顯然證明整體防衛構想在國安團隊與軍事高層間,確實是未能達成共識,才會如此無疾而終沒有下文。看來《禮記.中庸》:「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確實不假!
不過就社會輿論對透過民間組織,籌建國土防衛部隊充滿負面疑慮,甚至將其視為清朝義和團思維再現來說,吾人倒是應該藉此比擬兩者所依據之中心思想,換言之就是義和團所聲稱「扶清滅洋」以及倡議國土防衛部隊者所篤信「抗中保臺」思維,是否存在著理則辯證之相似性,在思維上來點激盪。
首先就義和團「扶清滅洋」思維來說,當初義和拳起源於華北農民與基督教徒相互間衝突之「教案」,而基督教徒受到西方列強支持,自然就讓農民與基督教徒關係激化後,將情緒投射到西方洋人身上,最後發展成武裝排外暴亂;此時加上天災與宮廷內權力鬥爭,如何處理義和拳動用私刑襲殺基督徒與西方人,就成為政治角力焦點。
最後1900年6月,經過列強不斷質問清廷對此立場,最後由慈禧太后決定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後,才讓情況失控,義和團暴亂最後引發八國聯軍入侵。所以義和團始於「滅洋」,最後被朝廷收編利用,此時才加上「扶清」,兩者之間先後次序相當明確,但卻未見得存在因果關係。因此「扶清」是否必須先「滅洋」,同時「滅洋」是否保證能「扶清」,參照歷史經驗就可以有所定論。
但就「抗中保臺」來說,「抗中」與「保臺」兩者間是否存在者類似因果關係與先後次序,其實就很難判斷出兩者間之理則推論聯結關係。比擬上述論證模式,吾人或許必須要思考,「保臺」是否必須先「抗中」,而「抗中」是否保證能夠「保臺」?
再進一步,吾人必須要探討,有無可能理則關係恰好相反,因為要「抗中」所以才會要「保臺」?而不是為「保臺」而「抗中」。到底「抗中」與「保臺」那個是目的?而那個是手段呢?
假若就北京與華盛頓兩個強權角力較勁來說,政治評論者經常所說美國在大打「臺灣牌」,顯然對華盛頓來說,臺灣是在其大戰略規劃下扮演工具性角色;所以對比「抗中」與「保臺」兩者,顯然「保臺」對美國是手段,而「抗中」是其目的。
但對臺北來說,顯然「保臺」就必須是目的,絕對不能夠瘋狂到將「抗中」當成本身目的;假若不將「保臺」當成目的,為「抗中」才去思考「保臺」,這不就是本末倒置嗎?美國將「保臺」當成手段,就是代表「保臺」可成為取捨籌碼,所以當華盛頓能夠打臺灣牌時,其實就已經擺明點破臺北就是個在必要時可以捨棄之棋子。
不論臺北喜歡或是不喜歡,只要透過思考前述「抗中」與「保臺」兩者間手段與目的之關係,就可以看出臺北與華盛頓確實是存在著戰略理則矛盾架構,只要看清楚此點,再思考為何有些美國戰略謀士,會對大走偏鋒另起爐灶籌建國土防衛部隊猛敲邊鼓,其實就可以理解,只要是能夠有利於「抗中」,運用手段就能存在極大彈性,對於「保臺」有何不利影響,其實對美國來說,根本就不重要。
吾人要如何走出此種綁架臺灣之戰略思維?其實亦很簡單。吾人只要思考「保臺」是否必然要「抗中」?假若將「保臺」視為目的,而「抗中」僅是「手段」,其中就必然存在著調整空間;兩岸是否存在著對話空間,能否給和平一個機會,讓穩定獲得某些希望,不必走上對撞衝突不歸路,都在一念之間。
但假若將「抗中」當成目的,並將「保臺」作為手段,在戰略思維上完全對華盛頓俯首稱臣言聽計從,那就不用抱怨美國要將臺灣當成砲灰或是馬前卒,因為讓「抗中」無限上綱到囚錮思想不可懷疑地步,那與盲從「滅洋」方能「扶清」並無差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