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國軍爆海軍與陸軍派系之爭 李喜明提「整體防衛構想」構想與國防部不同調
  • Line

A A A
2022-03-15 10:40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出的「國家整體防衛構想」與國防部不同調,爆發派系之爭。資料照片

(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俄羅斯出兵攻擊烏克蘭,引發台灣國土防衛作戰的討論,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國家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簡稱ODC)」,公開反對投資「打得到中國內陸」昂貴武器,主張應發展不對稱作戰,引發國內熱議。不過,國防部一位資深官員抨擊說「李喜明提出的所謂ODC防衛作戰構想,太過偏狹」,兩派主張迥異,引爆「國軍派系之爭」。

中共解放軍海軍艦隊,對台灣國防安全具有極大的威脅,圖為解放軍東海艦隊資料照片

李喜明日前在「俄烏戰爭以及台海防衛戰略」上,公開反對國防部將資源過度投注在能打到中國內陸的遠端飛彈、戰機、坦克、大型火炮等這類華麗的昂貴武器上;李喜明認為,台灣更需要的是優先投資在具有高存活能力的小型、大量、分散、機動、精准、致命的低成本武器上,例如他過去所提出要花316億元建造60艘的「微型飛彈突擊艇」,就可以讓中共解放軍不敢攻台。

海軍海鷗級飛彈快艇因為耐波力不足而被汰除。資料照片

事實上,海軍出身的李喜明在2017年擔任參謀總長期間,即將國家整體防衛構想,由「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改為「濱海決勝」,並提出微型突擊艇的興建計畫;但當時國防部長由空軍出身的馮世寬更換為陸軍出身的嚴德發後,李喜明所提出「整體防衛構想」計畫幾乎全部推翻,不僅如此,李喜明提出的「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作戰構想全數改為「聯合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構想。

當時,軍方內部即傳出是海軍與陸軍之間的派系之爭。迫使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在當下僅能對向外宣示,國軍整體防衛構想仍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他並強調,這些都有其一貫性,因此防衛作戰構想是不會改變的。

現任國防部長邱國正也是陸軍出身,仍是依據之前嚴德發所律定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國家戰略,繼續進行建軍規劃,並在因應中共解放軍戰力威脅的情況預判,向行政院提出2373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案」,這筆預算比李喜明提出要花316億元建造60艘的「微型飛彈突擊艇」多。

因此,國防部內的海軍派批私下評陸軍派是「一再打壓李喜明」,不過一位國防部資深將領反駁,海空戰力提升計劃的整個預算包括防衛、自保、嚇阻及源頭打擊的多層面、多效能的自我防衛,是絕對符合當前共軍威脅下的建軍備戰,「並非李喜明所說,只要有微形突擊艇就可以讓共軍不敢攻台」,他認為國防部目前做的比李喜明想的更遠、更廣。

光華六號飛彈快艇,目前是海軍海上反制中共軍艦的主要艦艇。資料照片

此次李喜明再度提出其防衛作戰構想,一位資深官員分析說,國軍早就提出是從「國共作戰」中吸取經驗,由革命戰法逐次演變,每年針對台海情勢的發展,敵情的威脅、結合漢光演習的結論,以反登陸作戰的「拒敵於彼岸、擊敵於半渡、毀敵於泊地、殲敵於陣內(灘岸)」作戰運用,逐次發展至「聯合防空作戰、聯合截擊作戰、聯合泊地攻擊、聯合國土防衛」的戰略構想。因此,無論是「防衛固守,有效嚇阻」還是現階段「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均能符合國軍的軍事戰略。

新建中的塔江級軍艦,則將擔負海上反艦及防空戰力。圖為沱江艦發射雄三反艦飛彈資料照片

這位官員也批評李喜明提出的ODC的理念只是擷取了其中片段反登陸的用兵模式,完全沒有全般的作戰理念,他認為,ODC的內容偏狹,隻字未提到現代戰爭中的資電網路作戰、整體的電子作戰、指揮管制體系、認知作戰、城鎮作戰,以及如何重層嚇阻與殲敵,只是將ODC變成國軍建軍備戰的依據,不斷的提出其主張的「微型突擊艇」,顯見個人偏狹與認知不足,「其意圖令人懷疑與遺憾」。

至於李喜明一再強調的「不對稱作戰」、「不對稱戰力」,官員則反批李喜明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的說明,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甚至妄加評擊國防部的建軍規劃,令人不解。

國防部資深官員指出,「不對稱作戰」應是在敵大我小的情況下,以現有的武器裝備結合發展的戰術戰法,如何運用戰術戰法發揮現有武器效能,這就是不對稱作戰!;而「不對稱戰力」就是針對敵發展的武力與攻擊台灣方式,逐次找出其弱點,以有限的國防資源,建立我方的反制武器裝備,包括了資電網路裝備、多層次對空、對海攔截飛彈、電子作戰、反制敵指管系統、水雷、潛艦、匿蹤戰機、機動飛彈車、無人載具等等,而非只有李喜明所說的「微型突擊艇」。而且未來台海戰爭的型態,用兵的方式,就是運用不對稱戰力結合飛機、火砲、艦船傳統戰力與適切的不對稱戰術戰法,發揮聯合作戰效能。

至於李喜明提出的「微型突擊艇」,該位官員指出,曾經在海軍50噸級海鷗級FAB飛彈快艇服務過的官兵,都認為其噸位太小、耐波力不足,且受海象限制,無法在海上過夜,更談不上24小時全天候作戰,且只有兩枚雄一型飛彈,戰力無法滿足作戰需要,因此海軍方將其汰除,建造現有的180噸級的FAGC「光華六號」飛彈快艇,方能因應作戰需求與任務的執行。

官員進一步指出,李喜明一再強調的「微型突擊艇」也僅50噸,與已汰除的50噸級的海鷗級飛彈快艇一樣是作戰效能不足,制海飛彈已可由機動性、打擊力及存活率高的機動反艦飛彈車取代,且機動飛彈車組價格便宜、保養容易。他說,立法院審查2021年國防部預算時,時任海軍參謀長敖以智中將表示「微型突擊艇」案經初步評估「不符合作戰需求」,朝野立委才會一致通過將預算全數刪除,但李喜明為何卻不斷的提出?

這位官員意有所指的說,微形突擊艇在全案尚未通過建案情況下,即已傳出有廠商已在洽談生產,甚至有「慶富案」影子,還好海軍已斷然處置撤案,否則者投入大筆預算,戰力落空,又造成重大弊端,如何面對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