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美國總統與普丁交手都沒好結果 前KGB情報頭子被酸是「致命千禧蟲」
  • Line

A A A
2022-03-14 00:00

普丁執掌俄羅斯政權22年。翻攝俄羅斯總統官方推特@KremlinRussia_E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掌權22年來,與他交手的歷任美國總統都努力衡量其能耐,但看似都沒有好結果。如今普丁揮兵侵略烏克蘭,歐洲領導人終於意識到美國長期疾呼要加強對俄羅斯監管的急迫嚴重性,決定加入防禦陣容,分析指出,國際局勢出現截然不同的轉變。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資深記者布萊恩(Nick Bryant)撰文指出,眾人常常將普丁(Vladimir Putin)視為人類版暨致命形式的千禧蟲(millennium bug)。

千禧蟲危機是指電腦自1999年跨入2000年之際可能碰上的系統年序問題,有可能在處理資料時出現不正確的操作,進而導致電力和銀行等關鍵部門在2000年元旦零時工作停頓,甚至發生災難結果。

而也正是在1999年12月31日最後數小時,俄羅斯時任總統葉爾欽宣布辭職,由總理普丁受命成為代理總統,自此,開啟普丁執掌俄羅斯政權之路,他在2000年5月大選正式當選總統,迄今四度當選,期間為了規避《憲法》對連任的限制,欽選由梅德韋傑夫參選並順利擔任總統,他則名義上退居總理,但實際仍繼續掌握國家實權。

普丁被視為人類版千禧蟲欲破壞國際秩序

在這22年間,普丁一直試圖製造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全球體系失靈,破壞國際秩序。這位前蘇聯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出身的情報頭子,想讓時光倒流,重振俄羅斯沙皇的偉大地位,恢復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之前的實力和威脅性。

布萊恩指出,這位俄羅斯復仇者成為21世紀最具破壞力的國際領袖,從鎮壓車臣「叛軍」到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從介入敘利亞內戰到俄羅斯間諜在英國索爾茲伯里(Salisbury)遭神經毒劑暗殺案,他都被指是樁椿件件的幕後策劃者。他也曾試圖重新繪製歐洲地圖版塊,且有時成功如願。

他也曾試圖癱瘓聯合國運作,決心削弱美國使其加速社會分裂及經濟衰落,這兩項他有時都成功辦到。

細數歷任與普丁交手的美國總統,都曾落入他的圈套。

民主黨籍柯林頓(Bill Clinton)是普丁上台時的白宮主人,他藉由推動北約(NATO)擴展到俄羅斯邊境,向這位極端民族主義者表達民眾的不滿。然而被譽為「冷戰之父」的美國戰略家喬治凱南(George F. Kennan)當時警告,「北約擴張,將是整個後冷戰時代美國政策之中,最致命的錯誤」。

布希則徹底誤判普丁。這位共和黨籍總統2001年於兩人在斯洛維尼亞首度會面後說道:「我看著這個人的眼睛,我發現他非常坦率且值得信賴...我能夠了解他的靈魂。」布希誤認自己可以勸說普丁走向民主道路,然而儘管布希數度訪問俄羅斯,還於2002年以私人形式兩度受邀到普丁家鄉聖彼得堡,當時普丁就已展現危險的專制傾向。

2008年,布希總統任期最後一年,普丁以「和平執行行動」為由入侵喬治亞。克里姆林宮當時辯稱,美國在布希入侵伊拉克之後還抱怨這種行為違反國際法,是虛偽之舉。

歐巴馬(Barack Obama)上任後試圖重新架構美俄關係,但普丁已經看穿,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長期戰爭之後,已經不想再監管世界。2013年,敘利亞獨裁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被指控對人民使用代學武器時,歐巴馬拒絕祭出紅線警告,普丁從中看到綠燈訊號,藉由幫助阿塞德進行殺戮戰爭,普丁趁著美國想從中東地區撤軍之際,擴大了莫斯科在該地區的勢力範圍。次年,普丁併吞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並在烏東建立據點。

普丁不顧歐巴馬告誡「停手」,仍在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試圖暗中干預,希望長期的死對頭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吞敗仗,讓長期仰慕他的粉絲川普(Donald Trump)當選。這位最後出線入主白宮的紐約房地產大亨,毫不掩飾對普丁的欽佩,讓他更加肆意妄為。

而川普上任後公開批評北約,削弱美國在二戰後的聯盟體系,成為兩極化的人物,讓美國政治出現內戰以來最分裂局面,更讓莫斯科正中下懷。

沒有任何美國總統能夠掌握普丁

普丁可以說是比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或是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時期的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兩大蘇聯最高領導人還更難對付的對手。自世紀交替以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能真正掌握普丁的作為。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自1970年從政,歷經冷戰時期,為了重新確立美國作為自由世界領袖的傳統角色,拜登在普丁發動侵略烏克蘭行動後,試圖動員國際社會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採取有史以來針對普丁的最嚴厲制裁措施。拜登能否制衡普丁仍有待觀察。

不過歐洲已經動員起來。在布魯塞爾,歐盟史上首次決議要提供經費,購買武器給受到攻擊的國家,不僅只是彈藥,更要提供戰機。這項決定的背後驅動力是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是曾任德國國防部長的政壇老手。

歐洲覺醒不再依賴美國

而她的同胞、德國新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與普丁打交道時,也表現出比前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更大的決心。蕭茲推翻德國數十年來外交政策避免軍事化的傾向,決定向烏克蘭提供反坦克和防空系統,宣布停止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輸送計劃,放行將俄羅斯排除於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甚至承諾將德國GDP的2%用於國防預算。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就一直呼籲歐洲國家加強對自己鄰國的監管,但前南斯拉夫解體引發波斯尼亞戰爭時,歐洲未能做到這一點。

如今烏俄戰爭這場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對歐洲國家的最大攻擊,加強了歐洲解決問題的決心。歐洲領導人似乎已經意識到,在這個最危險的時刻,不能再如此依賴美國來捍衛民主。在這場危機中,領導自由世界已成為一項共同的事業。

相關新聞:菱視角/一場烏俄戰改變世界四大面向 全球糧食危機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