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委控勞動部失職 4千萬元移工失能津貼沒人領
  • Line

A A A
2022-01-25 15:35

監委調查發現職災失能移工未受保障,籲請勞動部改善。翻攝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臉書

(菱傳媒/綜合報導)台灣開放移工30多年,職場安全一直未受重視,導致職災移工失能率是本國勞工的2倍,且高達4千多萬元的移工失能津貼未領。監委王幼玲、王美玉痛批周邊國家都在搶移工,政府卻坐視黑心雇主及仲介壓榨移工,「這是讓台灣顏面大失、很負面的事」,將通過監委調查報告,促請勞動部改善。

監委王幼玲、王美玉今天召開記者會,替失能移工抱不平。王幼玲指出,台灣開放移工逾30年、累計超過70萬人,職災移工失能率是本國勞工的2倍。但根據勞動部統計,2016至2020年間,可領取失能給付的外籍移工有1087人,其中有512人終止契約,近10年移工應領而未領的失能津貼金額竟高達4千多萬元,符合請領勞保失能年金的移工竟有超過半數未持續受領。

監委王幼玲、王美玉訪談了8位職災失能移工,其中2位在醫療結束後已返回原工廠上班,其他6名移工的訪談記錄卻是血淚斑斑。有移工哭訴工廠公安意外頻傳,「5個移工指頭斷掉」,老闆卻沒有任何改善之道;還有移工受傷後沒有得到醫療賠償,反而拿到警告書;也有移工受傷被老闆指責是「故意自傷詐財」;更離譜的是,一名勞工被同一台機器傷了兩次,「一次左手,一次右手」。 

王幼玲、王美玉訪談後歸納移工職災失能有兩個大問題,第一是,為什麼總是重複發生職業災害?原因可能是機器老舊常故障;可能是為了追求產出速度,關閉安全裝置;也有可能欠缺職前教育訓練,未建立有效的職災通報平台。

另一個問題則是移工職災失能後普遍遭遇的困境,包括.雇主未依規定給予工資補償或醫療協助、雇主堅持提早解約或不予續約、仲介未能協助申辦各種法定補償及失能移工未接受職業重建協助。

王幼玲及王美玉調查發現,職災失能移工返國後,領取勞保職災失能給付及失能生活津貼困難重重,相關請領手續繁複,使得行動不便或居住偏遠、交通不便地區的失能移工被迫放棄請領。

根據失能移工陳述,雇主常違反《勞基法》規定,職災移工未能獲得應有的醫療照顧、補償及後續的職業重建,且受限於定期契約工,常因此未獲續聘,在冗長勞資爭議訴訟過程中孤立無援。勞動部遲未對失能移工的勞動處境進行調查追蹤,給予積極協助,讓失能移工未能享有和本國勞工一樣的權益保障,也違反國際公約的規範。

王美玉表示,台灣已將移工視為重要勞動力來源,周邊國家都在搶移工時,政府對移工的權益保障,可以坐視黑心雇主、仲介到如此地步,真的非常沉痛。移工未請領失能津貼高達4000多萬元,是累積多少移工斷了手腳、生命換來的血汗錢,「這是讓台灣顏面大失、很負面形象的一件事」。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後將通過上述調查報告,促請勞動部確實檢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