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謝金河剪貼複製反服貿謊言

  • Line

A A A
2023-06-29 00:00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柯文哲、侯友宜主張重啟服貿後,網路上關於服貿的謠言開始湧現,包括謝金河、蘇貞昌反服貿的聲音,多把2014年反服貿的不實說法重抄一次,剪貼複製太陽花學運時網軍中央廚房的懶人包內容。謝金河、蘇貞昌直接照單全收,這已不是腦袋與見識的問題,是甘於被餵養。反服貿者能否來點新鮮說法?

謝金河炮炙不實訊息,宣稱「服貿再啟,一個大陸人民只花600萬台幣即可來台工作,幾年後,一家人可以取得台灣身分證」,這源自太陽花現場散發的傳單內容,實情是,陸資企業可以派其人員來台工作,與服貿無關,服貿也不會造成大批的大陸白領來臺。當年太陽花指控「大陸人投資六百萬就可全家移民臺灣」,但服貿協議並沒開放技術移民,也沒有任何讓大陸人來臺定居的規定。大陸商務人士來臺經營商務只有兩類,這道門是陳水扁執政時開的,第一類:扁政府規定跨國企業的白領人員可以來台。這項目人數極少,太陽花運動發生前,來臺人數最多的一年是二〇〇三年的四百九十人;第二類是開放陸資來臺後的大陸白領管理人員,從國民黨執政時的二〇〇九年六月到太陽花發生前的二〇一三年年底,四年合起來共來了二百六十四位大陸籍主管或技術人員,而這期間這些陸資雇用臺灣員工共一千二百三十九人。

謝金河的「600萬台幣即可來台工作」,與服貿無關更與現實不符,不管是跨國企業的白領或是陸資的白領,這兩類人來臺都需要申請停留簽證,簽證到期後申請延簽必須再接受審查,而且受嚴格的條件限制,例如在臺投資金額約六百萬臺幣的企業一年營業額要有一千萬,才能申請到白領管理人員一人的簽證,一家公司最多只能申請七個人來臺。來臺的大陸商務人士,只是出差的過客,出差不是移民,臺灣法律並沒有讓過客轉成為技術移民的規定,既然不是移民,當然無法定居、長期居留,不管這個過客在臺灣待了多久都不行。過客的家人、小孩更不可能取得我國國籍。

蘇貞昌臉書發文稱「罔顧400萬人生計」,他貼出「衝擊產業清單」,這圖是當年自由時報的作品,太陽花期間,自由時報每週四大版以專題形式用圖表列舉了上千行業,宣稱都將受服貿衝擊。自由時報反服貿的圖表讓人心驚膽跳,但只有點名行業別,亂點鴛鴦胡亂指控的同時刻意不揭露服貿協議的真實內容。如同自由時報一樣,蘇貞昌列舉恐嚇的項目經不起檢驗,餐飲業為例,服貿協議有列入,但其實在簽服貿協議前早已開放得以進入台灣市場,服貿協議把早已開放的項目寫入,是為了讓整個協議看起來豐滿點,否則大陸對台灣開放的遠多於台灣對陸開放的項目,帳面上不好看,就國際協議而言,大陸對日韓、東南亞難交代。

服貿協議之前兩岸資金早有往來,例如陸資餐飲業已來台,蘇貞昌避談,陸資來台不是一帆風順,遑論衝擊台人工作。俏江南餐廳曾風光來臺,然後慘澹經營、歇業,台灣連鎖餐飲業仍是日資與台資天下,以王品集團為例,西餐就有三個連鎖品牌、火鍋連餐廳有四個品牌、燒肉、鐵板燒、中餐廳、日韓料理共有十一個連鎖品牌,一個王品就碾過所有陸資。服貿講究有來有往,但生存靠本事,協議頂多只是建立基本的遊戲規則,資本生死的決定是在市場,台灣市場夾縫裡的大陸品牌海底撈為例,也遠輸給王品在大陸市場的擴張。若撇開資本對決,從階級角度談台灣人的工作權,在台中大遠百海底撈的現場工作人員,除了表演變臉的演員,多是台灣人,蘇貞昌講的「衝擊台人工作」在哪裡?

電視名嘴支持蘇貞昌反服貿,高喊「如今世界局勢已經改變得一蹋糊塗了,美國的國會議員也說不要跟中國做生意」,也是昧於事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才在北京講了,美對中投資去年創2014之後的新高,去年中美貨物貿易總額高達690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實情與名嘴所說不一樣,美國拼命與中方做生意。前公視政論節目主持人陳信聰評重啟服貿,他說「台商外資撤離中國如此快速的時候…」陳信聰的節目過去常有這問題,看似企圖深入討論,其實不求甚解,主持人基於錯誤資訊發問。

蘇貞昌與謝金河並不特別惡劣,這就是台灣公共政策辯論的品質,一再複製貼上謊言作為立論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