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COVID-19疫情已常態化,但病毒變異速度加快,下一波全球大流行何時侵襲,各國該如何更完善的因應,都是「大流行公約」制定重點,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檢視公約工作進度,明年將提交審議。不過,台灣被拒於世界衛生組織(WHO)、WHA大門之外,迄今無法參與「大流行公約」制定。
COVID-19變種病毒疫情風險高達2成
儘管WHO、美國等國陸續宣布COVID-19疫情全球緊急狀態結束,卻不代表疫情已終結。白官曾於3月低調收集十多位病毒、免疫學、生物領域專家意見,他們一致認為,未來2年內爆發與Omicron變種病毒類似的疫情,機率約20%。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BIDMC)病毒學、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巴洛克(Dan Barouch)是當時被白宮諮詢的專家之一,他認為,未來病毒再度變種的機率是存在的,如Delta轉變到Omicron。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等公衛專家則擔憂,禽流感將引爆下一波全球大流行。但氣候變遷加劇下,西伯利亞地區永凍土層融化情況嚴重,未知病毒對人類傳染性則需要更多研究才能得知。
由荷蘭、南非、巴西、埃及、日本與泰國代表主導成立的「政府間談判小組」(INB)負責協調運作,制定全新有關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的「大流行公約」(Pandemic Treaty),期望未來能夠避免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出現的全球供應鏈混亂、疫苗不足與分配不均,各國未能及時分享病毒資訊等問題。
「大流行公約」是全新因應大流行的解方
WHO在2月公布「大流行公約」草案,預定在5月21日至30日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WHA大會期間檢視「大流行公約」制定工作進度。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接受《菱傳媒》訪問時說:「『大流行公約』草案第三條是,審查各國防範全球大流行方面,建議建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同儕普查機制。第六條建議WHO建立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供應鏈、物流網,要做全球衛生工具平均分配,當中有一條,建立WHO取得病原體的利益共享系統。」
不過,中國連年打壓下,台灣一直無法加入WHO,今年仍無法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目前為止也無法參與「大流行公約」的制定、談判過程。
林世嘉指出,「『大流行公約』制定相關會議已開了5次,台灣都無法參加,但明年公約就要通過了,這不嚴重嗎?這很恐怖吧!台灣幸運度過SARS、COVID-19疫情,但下次呢?台灣還能如此幸運嗎?台灣人命真的不值錢嗎?」
回想COVID-19病毒快速變形那段時間,林世嘉指出,「台灣因被排除在WHO體制外,台灣政府無法在第一時間與其他國家共享病原體、病毒資訊。台灣流行病學、病毒學的專業程度不比其他國家差,明明就能夠貢獻許多,但卻沒有機會貢獻。」
台灣官方、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以及公衛專家一直致力爭取讓台灣加入WHO,今年將各派出宣達團前往日內瓦為台灣發聲。林世嘉提醒,「如果一直只把焦點擺上台灣沒有接到參加WHA的邀請函,或只把焦點放在WHA場外抗議、宣達,都是上當啊。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固然重要,但這只是每年一次的大會,爭取以台灣正式名義加入WHO,參與『大流行公約』,《國際衛生條例》(IHR)等機制制定更加重要。」
台灣需更重視國際公衛人才培育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到瑞士日內瓦宣達期間,將倡議台灣要參與國際重大公衛機制制定決心,預定在當地時間21日舉行「大流行後的治理框架與國際合作:促進包容與公平參與以因應未來健康挑戰」全球論壇,邀請印度、挪威、台灣專家針對台灣如何有效、實質參與修訂後的《國際衛生條例》,以及「大流行公約」如何確保台灣與所有國家和社區的參與等重要議題進行討論。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亞文接受《菱傳媒》訪問時說:「台灣不在國際公約制定團體組織中,一定是吃虧的,無法為自己發聲,未來可能只能透過友邦國家或關係良好的盟國提供資訊,而這又是一個必須遵守的國際規範。『大流行公約』還在制定階段,應該還有時間跟機會可以施力。」
邱亞文強調,不論台灣能否加入WHO、參與「大流行公約」等國際規範制定,都更應該重視國際醫療、公衛人才的培訓。她指出,美國疾病管制署(CDC)派出2萬到3萬多的人在海外工作,台灣雖然無法達到這樣的規模,但也該做到才國際醫療、公衛人才夠用的目標。
邱亞文進一步指出,台灣培育許多英語能力很不錯的專業醫療、公衛人才,也願意貢獻所需給國際社會,但台灣無法加入WHO等國際組織,也導致台灣人才缺乏國際舞台發展空間;缺乏國際組織訓練與工作經歷、國際協商技巧能力,這是很嚴重的人才問題。
邱亞文指出,台灣需要有跟國際接軌的人才與舞台,才能夠知道非洲、亞洲等全球各地的公衛情況,以及每個國家如何在國際衛生安全議題上進行合作。台灣在訓練外交人才上,有外交學院,但卻沒有衛生學院來培養國際公衛人才,這點值得政府與各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