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瑄/台北報導)台灣研發製造的輔具國際知名,總出口額在全球名列前茅,但為何民眾感嘆在台灣買不到好產品?業者也無奈,好的產品在台灣沒有銷路,只能一貨櫃一貨櫃的賣到國外。輔具可以幫助高齡者和身障者在醫療和生活上更加便利,政府也投入不少預算,但專家批評,政策沒跟上使用者需求和輔具的發展,民眾使用補助買得到的輔具,落後十年。
高雄陳小姐回憶,腦性麻痺的女兒,需要電動輪椅協助移動,家人們自行上網作功課,但選中的輪椅,製造商在台灣,卻無法在台購買,主動與廠商聯繫後,才知道該款輪椅並未在台灣上市,必需從國外購入,「我很好奇為何台灣人沒辦法用到台灣製造的優良產品?」。
陳小姐的經歷並非特例,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副主任汪育儒指出,「台灣是擁有技術的,但很多東西買不到」,障盟過去也遇過不少廠商只在國外生產、未在台灣上市的案例。但換個角度,她也能理解業者的想法,「一年賣不出多少產品,連帶還要有產品維修等售後服務,當然沒人想做賠本生意,都往國外發展」。
台灣民眾竟買不到台製輔具 是因市場太小?
台灣市場真的太小嗎?好產品在台灣為何賣不了幾台?台製的好輔具,為何只能一個貨櫃一個貨櫃的輸出國外?
「Karma 康揚」是台灣首屈一指的行動輔具製造商,在歐、美、亞洲都有一定的市占率,獲得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肯定。翻開康揚的銷售額,在全球市場中排行前5名。行銷協理陳佩璟觀察,跟其它國家相較,「台灣高齡人口比例高、福利政策不差、可支配所得也不低,並非沒市場,關鍵是缺乏觀念引導和穩定補助」。
「50萬的電動輪椅在台灣不是賣不動,只是需要付出的東西太多,短期看不到效益,才會覺得說不值得進來」,陳佩璟無奈地說,台灣市場對中、高階產品的接受度不高,但消費者並非用不起,她認為是,「沒有人跟民眾說,選錯輔具身體可能因此產生退化,失能期間反而加重經濟和照顧的負擔,所以變成大家只想要『俗又大碗』,堪用就好」。
政府補助的輔具 落後市場十年以上
多數民眾考量支出,會搭配政府補助來購買輔具,但對民眾來說,是補助杯水車薪?或是補助項目狹隘,跟不上時代?
「三年額度,兩個半月就能用完,我們補助的天花板真的太低」,劉旻宜是台灣輔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同時也是「輔具家ATHome」平台營運長。她分享的是長照2.0的案例,一位民眾家中老父要定期洗腎,雖申請到輔具項目最高補助額度2.8萬,但光就醫需要的上下樓爬梯機租賃,補助就用光了,更不用說其他輪椅、電動床、洗澡椅等必要的照護輔具,「他說接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支撐到什麼程度」。
身心障礙聯盟副主任汪育儒以身障補助為例,說明政策補助的項目沒跟上使用者需求和輔具的發展。身障輔具補助,兩年為限,只補助四項輔具,「對剛失能、或身體狀況變化較快的障礙者來說,真的不夠」,且補助規定和項目調整速度緩慢,十年才檢討一次,面對科技日新月異,大家使用政策補助買的輔具,落後市場十年以上。他以智慧環控系統為例,可以幫行動不便者自動開門、開燈等,是自立生活的重要輔具,但至今無法列入補助項目,「障礙者的選擇大受限制」。
可見,政府政策主導身障和高齡者的輔具選擇,「40年後台灣高齡人口將超越日本,這是非常迫切的問題,若想擺脫長照臥床的沉重負擔,政策一定要把重點放在能重建生活的輔具上」,劉旻宜語重心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