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瑄/台北報導)研究資料顯示,許多自殺個案在死亡前一個月都有就診紀錄,但不一定有求助心理相關門診,台北市衛生局因此發展「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計畫」,鼓勵非精神科醫師協助辨認和轉介個案,卻因資源有限、缺乏誘因,最後被迫轉型。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直言,「醫療整合路徑失敗了」,佈建心理衛生中心、跨部會合作建立憂鬱關懷管道,是未來的突破方向。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指出,研究顯示自殺死亡率最高的 65歲以上高齡族群,近九成在自殺死亡前一個月有就診紀錄,以內科為主(56.1%),其次為家醫科(27.3%),「非精神科別團隊,在醫療體系的網絡中更具關鍵性的角色」。
北市推「憂鬱共照網」困難重重 醫師坦言:不如不做省去麻煩
台北市衛生局推動「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計畫」至今19年,初衷是透過訓練,認證,提升基層醫師辨識、診斷,面對疑似個案能進行基本諮詢與轉介工作。
「但對其它醫師來說缺乏誘因」,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科科長陳小燕略顯無奈地說,爭取健保補助診療費失敗後,參與認證診所原本有177家,101年只剩37家,所以目前只保留教育訓練課程,但無法再堅持認證機制,「由地方推動真的很辛苦,經費和效力都有限。希望中央帶頭訂定完整憂鬱症防治政策,全台一致推動」。
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擔任過憂鬱共照網計畫的講師,「政策初衷非常好,但參加的人大多來報到、簽名而已」。他進一步指出關鍵,「對醫師有什麼幫助?」,不僅評估費時,非精神科醫師雖可開精神藥物,但需通報審查,若被判不符,可能多罰三、五倍費用,「醫師不如不做,省去麻煩」。
「增加誘因必需增加補助,不管從健保或行政預算支出,都不太可能」,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坦言,醫療整合方向已進入死胡同,必需換一條路。他也透露,心健司雖在組織上獨立,但預算編列仍時常捉襟見肘,要推出像社會安全網那樣完整的國家型大計畫,需有更多支持。
心健司三大解方:跨部會協作、佈建心衛中心、成立個案管理系統
如何觸及更多潛在的憂鬱族群?諶立中表示,由於量能和資源有限,必需仰賴既有體系協作,只是跨部會合作不容易,提案也不一定能獲得重視。
儘管如此,心健司仍已和其他單位合作,針對高齡者和孕產婦,可透過長照體系與高風險孕產婦追蹤系統,建立憂鬱關懷管道。不過在青少年憂鬱防治上,諶立中苦笑說,已和教育部溝通3、4年,「一開始還要不到相關資料,後來又花一年的時間彼此核對內容」。
至於非特殊族群的民眾,正在佈建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是關鍵。「心衛中心是重要基礎建設,也是防護網的核心」,諶立中強調,心衛中心設有心理、個管、護理等專業人力,且一併串接醫療、警消、社政系統,「能更主動且全面做到轉介、追蹤、關懷工作」。
單靠心衛中心仍不夠,諶立中分享,他親身經歷過,憂鬱症個案在商談一周後就自殺身亡,深知個案追蹤關懷的重要性,「我們參考糖尿病個案管理系統,正在研擬建立憂鬱症個案管理資料庫,這也是未來的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