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菱傳媒》邀請公民團體向全台94位縣市長候選人「下訂單」,除了候選人選前表態,提供選民參考外,也是公民團體在選後監督檢驗百里侯的依據。學者批評政府的決策模式,大多是「垃圾桶決策模式」;也有感嘆,候選人開政見不難,落實政見反而是候選人不太在乎,民眾也未必在乎的事。有學者建議組「市政落實監督團」。
台灣首次由媒體結合十個公民團體向所有縣市長候選人的政策提問,未來如何繼續延伸發展,民團如何提出縣市層級的政策訴求,以及媒體和民團結盟繼續監督的策略為何,來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媒體結合公民團體 讓政見被看見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管中祥說,「台灣的選舉其實是有政見的,但常常被淹沒」,特別這次選舉,有非常多針對個人行為、道德的檢視,這是需要的,但除此之外,政見也應該被看見。候選人都會提出政見,但從選舉攻防與媒體關注重點,多數看見的是相互攻擊,惡性循環,讓大家以為候選人沒有政見,或以為媒體不關注政見。
管中祥肯定這次調查包含了非六都的其他縣市,他認為,非六都一方面受媒體關注度較低,另一方面受到傳統派系或家族勢力影響更大。六都政經固然是各界關注焦點,但「在六都以外,有很多民眾對於政治上的改革,或是政策選擇上的清晰資訊,都更有需求」。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江明修看好媒體在溝通和提問上扮演積極角色,「但這是一條很長遠的路」,他認為,這個對話可以引起候選人團隊的關注,公民團體藉此表達在縣市長層級的主要訴求,不同縣市候選人的回答,也呈現在地差異。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鈕則勳教授則說,這是一個開始,展現公民團體結合媒體監督的力量,給縣市長候選人相當程度的壓力。未來如果能由書面發展成線上實體論壇,力道和關注度都會更高。
民團如何提問 才能對話監督
本次調查中,公民團體的政策提問方式,是否會影響候選人響應積極或態度保留?
管中祥觀察,候選人多有各自專長、利益或者是選票取向,難以回應不同民眾需求。將「不願意具體回答」的調查結果呈現,也是對候選人的一種檢視,「他們回答不出來,也會被迫去思考,或是被迫去面對這些議題」。
「至少候選人願意在議題上明確表態」,鈕則勳同樣樂觀看待,公民團體會互相學習提出政見訴求的方式,從什麼面向更深入地切入問題,才能夠讓候選人的承諾不只是淺薄的宣誓。
江明修認為,常常公民團體提出的訴求和縣市政策的走向有落差。他說,社會要進步,要透過思辨、講理、提出事實的證據,來做政策討論。他坦言,目前狀況沒有很理想。
江明修則提醒公民團體,「具體要求KPI不一定是個好主意」,他說,公民團體對於具體施政環境,包含預算多少,過去的預算配置的彼此之間的角力,都不夠了解。若要達到監督效果,「你要從結果看,而不是去看執行力度有多少,否則有可能看起來執行率很高,但問題無法對焦」。
持續結盟 揭露政見監督資料庫
江明修建議未來可同步建立「公民團體的政策資料庫」與「政治人物議題回應資料庫」。他批評政府的決策模式,大多是「垃圾桶決策模式」,時間太緊急,就從政策垃圾桶裡面挑一個就上來了,這有點貶義,也是真相。若有資料庫整理民間意見,長遠來看,對政府決策是有好處的。
資料庫一方面記錄民團主要訴求,包含「動態」數據,另一方面記錄政治團體或者政客本身對於特定議題的回應,「這都是會變化的,95位每個人都可以列檔來追蹤,下次選舉這裡面還有一半的人會出現」。
管中祥觀察到很多媒體會做縣市長滿意度調查,但滿意度調查只切入幾個大的面向,例如對交通滿不滿意,並非針對具體政見的落實。
管中祥認為,候選人開政見不難,落實政見反而是候選人不太在乎,民眾也未必在乎的事。
「有沒有可能發展出媒體跟公民團體的結盟,定期把這些資訊公開揭露?」管中祥建議媒體可和公民團體組成「市政落實監督團」,定期檢視執政者的政見履行度。團體範圍可更豐富,加入新住民、道路安全、環團、地方文化團體等。鈕則勳也提出相同看法,他認為公民團體和媒體選後應持續結盟,監督並評比縣市長的政見落實程度。
為完整透明呈現候選人對於公民團體訴求的態度,《菱傳媒》開放問卷結果供讀者查閱。建議使用桌機觀看,效果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