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賴清德會是臺灣的尼克森? 不切實際的統戰期盼
  • Line

A A A
2022-11-23 00:00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11月26日地方選舉的結果不會影響兩岸關係,即便民進黨的「抗中保台」失效,中國大陸統戰系統也不該解讀為臺灣民心思變、兩岸將有新契機。因為地方首長與政黨的大陸政策無關,會不會勝出,端視候選人個人形象能否獲得跨黨派選民支持,在政治市場裡搶佔中間位置。同樣是來自陸方的分析,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的說法才精確 :九合一畢竟是地方選舉,對2024 年選舉的影響當然有,但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2022選舉結果雖未出爐,但政治大局輪廓已清楚呈現,往前看該在乎的是2024年大選,馬上要起跑。民眾黨柯文哲誓言參選已久,上次美國官員粗魯地直言不支持他,這次就看他如何因應美國這關。柯文哲會走蔡英文路線、完全順著美國設定的需要?還是強化自身權力基礎,與美國若即若離,讓美國不能再小看他?國民黨的觀察重點則在遊戲規則;而民進黨儲君已定,令人好奇的是賴清德的話術如何轉圜,會用怎樣的語言擺脫「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中的台獨兩字,讓自己往中間靠攏。

11月19日南京大學舉辦臺灣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私下有大陸智庫與臺灣與會者聊賴清德,因為月初他出訪帛琉,言必稱「中華民國台灣」,是他個人立場微修?還是身為副總統,只是依循既定官方立場,如同大小文官一般乖乖地守規矩?或者此刻他仍須鞏固黨內權力基礎,不能悖離蔡英文太遠?

對賴清德的興趣在陸方和臺灣的大學合辦視訊研討會時也被提及:賴清德會不會是尼克森?從最反共的右翼瞬間轉身敲開中國的大門?

1972 年 2 月 21 日,應大陸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邀請,美國總統尼克森與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抵達上海機場,訪華一周。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國的敵對國家,兩個國家相互隔絕25年,尼克森是首位造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美國總統,並與毛澤東、周恩來會談,兩國在同月 28 日發表上海公報,揭開兩國關係正常化序幕,尼克森稱此次的訪問為「改變世界的一周」。

尼克森的訪華有其序曲,1970年10月尼克森透過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轉告北京,美國準備改善兩國的關係,1971年7月8日季辛吉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秘密飛抵北京協商,同年7月15日,尼克森公開宣布他將訪華,震驚世界。當隔年(1972年)尼克森等人踏上中國大陸時,餐宴上可見到他和第一夫人熟練地使用筷子,如同尼克森夫人說的「為了來中國,已在白宮練習了好幾個月。」尼克森有備而來,在此之前他與季辛吉抓準可能的各種契機,包括「乒乓外交」。季辛吉1971年密訪北京前,那年的4月美國桌球代表隊經由香港到北京,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准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美國運動員,期間周恩來每天盯緊應對各種可能的突發情況,白宮方面也掌控所有訊息,和北京方面的眉來眼去秘密而頻繁,如同季辛吉事後書寫這段過程所說,只有尼克森和他完全了解周恩來舉動背後的含意,因為他們清楚北京與華府之間的所有通訊。

從乒乓外交、季辛吉密訪到尼克森赴中國大陸,有客觀現實的條件,兩國都需要彼此一起面對蘇聯。60年代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的關係更惡化,位於國界的軍事衝突在大爆發的邊緣;而美國和蘇聯的冷戰中,意圖聯合中國以施壓蘇聯。尼克森宣布訪華,對蘇聯是嚴重警告,當時蘇聯反對美國緩和美蘇雙方關係的提議,尼克森對幕僚們說:「我們正在利用與中國的解凍來使俄國人動搖。」這是尼克森訪華並願意改善中美關係的主要因素,蘇聯作為共同的挑戰促成了中美關係的正常化。

外部形勢以外,尼克森與毛澤東也都有內部政治的考量,毛澤東原企圖藉文化大革命整肅中共黨機器,打壓潛在的競爭者,重塑個人政治權力與地位,但國民經濟在聯合國的絶對貧困線徘徊,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外交戰略上斬獲,有利於他統治的權威;對尼克森而言, 美國陷入越戰,處境不利,國內反戰運動不止歇,他就職時的演說「我們陷入戰爭,需要和平;我們陷入分裂,需要團結」需要具體的進展與兌現,與中國往來將是重要的突破口,在授權季辛吉與北京談時,尼克森要季辛吉暗示北京,如果要美國從臺灣撤軍,北京必須協助美國控管北越。在場政治交易裡,尼克森對毛澤東說:

「儘管我們存在分歧,但我們可以找到共同的立場,建立一種世界格局。在這種格局中,我們兩國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我們自己的道路上安全地發展。

尼克森這段話,今年拜登與習近平的會面,習近平也有類似的表述:「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時隔50年,兩個人的講話何其相似,尼克森說「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習近平說「各自發展」,文字不同,意義一致,尋求共榮的同時,兩國尊重彼此的體制與發展方式,現今中國大陸期待的世界格局,尼克森在50年前說過。

尼克森轉向中國不是一時權宜,外交環境與內部政治驅使美國從反共走向破冰。賴清德往中華民國總統路上前進的過程中,或成為總統後,沒有這些內、外在的環境與壓力。當今客觀環境上兩岸關係鑲嵌在美中關係裡,臺灣面對兩岸關係失去主動權的同時,完全依順美國以企圖保持台海現狀,因此即便8月軍演,中共也沒封鎖臺灣、機艦沒入侵臺灣領海領空。同時,美國得以拿台灣議題戳弄中國大陸,累積美國面對大陸的賽局籌碼。中方也藉美國控管臺灣,美國在8月軍演前後不斷強調一中政策不變、不支持台獨,等於幫中共強調臺灣不能逾越的紅線。此一美中台關係下,臺灣有所犧牲,臺灣想要FTA總是要不到,而美國要的臺灣總順從,開放美國萊豬、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半導體設廠美國,都是美國設定的議程,對台灣予取予求,不是臺灣所需要的。這些議題引發些臺灣輿論批評,但蔡英文執政下,臺灣社會形成的反對聲浪有限,連反萊豬公投都失敗,執政黨安然度過政治難關,蔡政府很成功地展示了完全親美是維繫臺灣安全的可能道路,這也將是未來民進黨新任國家元首得以依循的路徑圖。

在認同政治上,蔡英文搶佔了原來國民黨具優勢的「中華民國」詮釋權,她稱之為「中華民國臺灣」,就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而言,這說法有點彆扭,但這符號對年輕世代而言,比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更符合現實。國際上,中共壟斷了「中國」的詮釋權,所以世界舞台上中華民國不是中國,臺灣不自稱中國,中共的壟斷讓「中華民國臺灣」這組結合名詞更有存在的合理性。
中共在國際上不允許「中華民國」,在兩岸關係的未來方案裡不存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臺灣當然就一直變形,弱化甚至可能消失,就會只剩下「臺灣」。在美國控管下,臺灣不敢台獨,但如果中華民國認同消退,剩臺灣認同,臺灣沒有法理台獨,但精神台獨。

然而伴隨著這些國際形勢迷宮與認同轉變,現實上美國與中國大陸仍是貿易關係緊密的伙伴,2021年美國對中貿易逆差有史以來第2高,意味美國持續大量採買中國貨。現實上臺灣對大陸經濟的相互依存仍大,2019、2020疫情間,臺灣外貿成績不差,因為中國經濟表現好。高喊愛臺灣的人認為,這非關中國好不好,是世界市場的需求。重點是,世界市場在那,為何就是中國可以吃得到,若不是中國有能力大吃特吃,臺灣經濟可能有當下表現?

美中台關係有複雜幽微的政治面向,但三邊的經濟關係維持相對穩定,沒有任何一邊受到生存威脅。經濟牽制了政治動盪,臺灣沒有因為不承認九二共識就山搖地動,中共對台軍演雷聲大雨點小,報緊美國大腿,臺灣可以放心的依靠中美建立的護欄,存活在政治氣氛緊張中但照樣賺中國大陸與世界的錢。在美中台經貿往來現況中,賴清德何用轉向,他只要趨近蔡英文路線,就安全。大陸智庫有聲音期待一個人就可以改變歷史方向,忽略了形塑歷史的客觀形勢,更誤解了政治,政治是現實的反應不是理念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