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玲瑄/綜合報導)「孩子的書屋」在台東知本深耕23年,不僅培力弱勢家庭,也嘗試建立讓弱勢群體能真正自立共好的體制。近日,他們啟動了起家厝「建和書屋」1千400萬的重建募款計畫。
「孩子的書屋」啟動重建募款計畫 下一個20年拓展教育、產業和醫療服務
創辦人「陳爸」陳俊朗2019年驟逝,學法律的陳彥翰接手父親遺志,近日和募資團隊貝殼放大合作,不僅籌措書屋重建經費,同時也向社會訴求下一個20年的藍圖。
除了重建的金費需求外,負責人陳彥翰說,「人力是書屋目前非常缺乏的資源。比起老師,我們更像父母,一個家庭裡有三個小孩已經可能會超載,但我們一個家庭裡有20幾個小孩,很需要陪伴的老師」。
陳彥翰也對政府喊話,非營利組織資源需要整合,而不是各做各的;且社會服務的專案評鑑,不能只有量化指標,因為弱勢家庭的服務並不是出席率、到課率的數字問題。
孩子餓肚子、挨打的背後 是失業徬徨的爸爸
「孩子的書屋」最一開始只提供弱勢孩子課後陪伴和輔導,隨著服務個案增加,團隊發現,從家庭、社區到地方的問題環環相扣,解決一個問題、緊接著又會遇到下一個問題。
陳彥翰舉例,一開始發現孩子經常餓肚子,但讓孩子可以溫飽後,卻又發現,孩子常常被爸爸家暴;進入家庭才知道,原來爸爸也吃不飽,沒有工作,也失去人生價值,所以他們繼續幫爸爸找補助、求職;好不容易媒合成功,但爸爸很快的又失業了,健康也出現問題,一切又回到原點…
此外,很多孩子在書屋的陪伴下長大,擁有穩定的生活後,他們想要回饋書屋和家鄉,但社區並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他回不來,因為他必須養家餬口;而在人口不斷外流的情況下,地方就只能慢慢消亡」。
從家庭失能,延伸到就業、醫療、地方發展,陳彥翰忍不住嘆氣說,「真的是一環扣一環」,隨著服務的深度越深、看見的問題也越深,書屋團隊認為,不能只在有限的範圍內陪伴孩子,他們必須解決根本問題,「讓孩子、甚至孩子的下一代,都可以被改變」。
陳彥翰表示,書屋的目標,是希望鬆動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和地方共創一個超越貨幣、用情感和互助來交換的價值空間,讓弱勢群體能真正自立共好,而不是培力弱勢不再弱勢之後,卻發現走了一批,還有下一批。
為了讓孩子留在家鄉,書屋團隊成立「黑孩子黑咖啡」據點,空間是由孩子組成的工班興建,提供完整的餐飲專業技能訓練。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提供
走出陳爸驟逝的悲痛 第一個挑戰是經費和人力
那地方的結構問題如何解決?陳彥翰說,書屋從創辦人陳爸驟逝的悲痛走出來後,團隊重新凝聚內部共識,並思考下一個20年的計畫。
但首先需要面對的是,起家厝「建和書屋」1400萬的重建費用。建和書屋是數10年的老宅,屋老樓舊,不僅漏水壞損,空間也不敷使用,但龐大的經費超出書屋的能力,所以近期書屋與募資團隊貝殼放大合作,開啟募資計畫。
除了硬體建設外,陳彥翰也提到,「人力是書屋目前非常缺乏的資源」—人事經費上,非營利組織人員的薪資,是民眾捐款時常常忽略的項目,「但所有事情都需要有人處理,所有陪伴都需要有人親力親為」;另一方面,師資人力也一直有缺口,「比起老師,我們更像父母,一個家庭裡有三個小孩已經可能會超載,但我們一個家庭裡有20幾個小孩,很需要陪伴的老師」。
書屋團隊與募資團隊貝殼放大合作,開啟重建書屋集資計畫,希望能填補建和書屋1千400萬的經費缺口。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提供
孩子的出席率到課率 無法反應服務績效
最後,陳彥翰提到,希望政府整合非營利組織資源,並重新制定社會服務團體的評鑑指標。
他以書屋的經驗為例,提供服務的團體不少,但理念和方式各有所異,容易競爭或衝突,對服務對象來說,資源就會重複或不足,「就像一個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樣,媽媽相信抱一下就會好,爸爸相信打一下就會好,對小孩來說就會很混亂」。但多數組織光是服務個案就忙不過來了,難有餘裕進行串聯,有人出面整合就相當重要,而這是政府應該做的。
此外,陳彥翰指出,量化的評鑑指標是很多地方深耕團體遇到的共同問題。
「例如從遲到30分鐘,變成遲到10分鐘,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大的進展了,因為造成遲到的原因太多了,我們需要一個一個解決,但這無法從出席率、到課率、成績等常見的指標來反映」,量化績效不顯著,導致很多團體難以進入體制內提案、申請補助。他認為,政府應結合專家學者和在地服務組織共同討論,兼具量化與品質,調整評鑑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