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2022北京冬奧為何如此爭議? 遭外交抵制的國際運動盛會蒙陰影
  • Line

A A A
2022-02-04 00:00

2022北京冬奧2月4日登場,但是很少有重大賽事的東道主像這次引起如此大的爭議。翻攝奧運官方推特@Olympics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於2月4日登場,開幕之前就風波不斷,包括因為人權問題和共軍擾台等鴨霸行為引發美國等多個國家外交抵制,更被披露官方要求所有參賽選手必須使用的特定應用程序(App)有安全漏洞,種種爭議讓這場國際體育盛會籠罩陰霾。

中國北京繼主辦2008年奧運後,如今又舉行2022冬奧,成為第一座舉辦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城市,然而時隔14年,有別於2008年的風光一時,本屆冬奧的國際氣氛、東道主政府態度和全球期望都大相徑庭,成為相當具爭議的一屆賽事。

賽事搞防疫「泡泡」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比賽時間為2月4日至2月20日,匯集約3000名運動員,在109場賽事中競技。由身心障礙者參賽的冬季帕奧,則在3月4日至3月13日舉行,共有736名運動員參與78場賽事。不過冰壺等比賽活動於2月2日提前登場。

中國政府和商業界為了這場國際體育盛會投注了39億美元(約1084億元新台幣)。賽事分別在3個賽區舉行,分別是室內冰上活動在北京的體育場館,高山滑雪、雪車(有舵雪橇)和無舵雪橇在距離北京75公里的延慶區,大多數的滑雪和單板滑雪賽事則在北京180公里之外的張家口市進行。

礙於賽場區域的降雪不多,主辦單位在比賽場地噴灑了約120萬立方公尺的人造雪。中國也因為此過程對環境的衝擊,備受批評。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未退的影響,冬奧賽事不對外售票,所有參賽的運動員、官員以及清潔工、廚師和司機等工作人員,都將被封閉在所謂的「閉環」,從降落到離開北京,都處於這個防疫「泡泡」裡。

相較之下,因疫情延期一年的東京夏季奧運去年舉行期間,志工和相關工作人員都能進出部分活動,不受限制。

外交抵制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各國群起對此次賽事進行外交抵制。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立陶宛和科索沃自去年12月起陸續宣布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不會派部長級及政府官員參加,但不會阻止運動員參賽。

美國抵制理由是出於中國針對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侵犯人權和暴行」。英國議員、「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共同主席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則指,「中國政府在西藏維吾爾實施工業規模的侵犯人權行動,並幾乎每天派軍機入侵騷擾台灣領空。」他直指,「我們不能為中國的專制政權,提供任何合法性」。

日本宣布不派政府官員出席北京冬奧,僅由運動員和奧運組委會等非官方代表出席賽事;但發布消息的官房長官絕口不提「外交抵制」,避免惡化兩國關係。愛沙尼亞也不派官員與會,亦未稱之為「外交抵制」。

我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也於1月25日宣布台灣的運動員將正常參加北京冬奧比賽,但是「考量到參賽人數有限,以及我方官員經常缺席的前例,這次不會派遣官員與會」。陸委會的聲明未使用「抵制」或「外交抵制」等字眼。

歐盟則尋求共同外交立場,但法國表態反對杯葛,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說:「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這些話題政治化,尤其是如果只是要採取微不足道和象徵性步驟」。

全球243個非政府組織1月27日發表聲明,指稱2022年北京冬奧將在中國政府犯下暴行罪和其他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背景下開幕。有鑑於此,這些非政府組織敦促各國政府共同外交抵制,並敦促各國運動員和贊助商不要合法化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為。總部在美國紐約的人權團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研究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說:「在主辦國政府犯下累累違反國際法的嚴重罪行之際,冬奧不可能成為國際奧會所宣稱的一股『善的力量』。」新聞稿還指出,中國當局還通過複雜的跨國鎮壓行動,繼續威脅海外僑民、公眾人物和中國境外的公司。

除了新疆問題,中國政權在香港對政治自由和民主抗議者的打壓,以及對網球女將彭帥的箝制,也使得各國對中國的關係緊張;彭帥去年11月2日在微博實名爆料遭到國務院前副總理張高麗以權力性侵後衍生不倫戀,但相關內容隨即遭當局封鎖,彭帥也消失一段時間,雖然她後來現身並否認相關發言,但是各界仍然高度關注彭帥是否處於真實自由與安全的狀況。

中國回應

中國當局否認彭帥事件的所有指控,並指責外界對此「惡意揣測」。

此外,中國持續否認在新疆違反人權,聲稱廣布於當地的拘留營,是為維吾爾族和穆斯林而設的「再教育營」。中國也警告美國和德國等最疾聲高呼的國家,不得干預其在香港的「內部事務」。

中國也批評美國的外交抵制行為是場「鬧劇」,今年1月更指稱美國持外交護照或公務護照的官員申請了北京冬奧相關簽證,對此,白宮稱這些人都是非官方代表,是「針對領事和外交安全的人員」,強調美國政府的外交抵制立場不會改變。

安全隱憂

北京冬奧要求所有相關人員必須使用一款智慧手機應用程序「冬奧通」(My 2022),以利北京政府部門追蹤疫情。然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網路安全監督小組「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1月18日發表報告指出此程式有安全漏洞,用戶的健康申報表、護照等個人資料以及行動軌跡等隱私可被輕易截取。且該程式提供舉報「政治敏感內容」的功能,還內置「審查關鍵詞」,包括新疆、西藏、六四天安門事件及中國領導人和政治機構等詞語都被設為敏感詞。

北京冬奧官員稱相關安全漏洞已修改。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稱「所有個人訊息都將被加密,以確保隱私」。但網路安全公司「Internet 2.0」仍建議,參加北京冬奧人士應使用拋棄式手機和電子郵件,離開中國後就不要使用這些設備。

此外,北京奧組委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楊舒表示,北京冬奧參賽者如果行為違反奧運會精神或是中國相關規定,將受到懲罰,包括取消運動員註冊資格。

稍早,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已警告,運動員在奧運公開抗議將會有危險。

去年夏天,國際奧委會在東京奧運之前放寬抗議禁令,允許運動員在新聞記者會「表達個人觀點」,但禁止在領獎台的政治示威。

美國滑雪運動員諾亞霍夫曼(Noah Hoffman)稱,對運動員「缺乏自由說話的能力」感到「恐懼」。美國職籃(NBA)球員坎特(Enes Kanter Freedom)在內的倡議人士,嚴詞批評國際奧委會把奧運舉辦權授予中國,並呼籲運動員抵制這場北京冬奧。

 

重大抵制奧運事件

●1984年洛杉磯奧運:蘇聯以「顧及運動員安全」以及「反對奧運會商業化」為由發動東歐10多國抵制,被視為對美國以牙還牙反制,最終仍有140個國家地區參賽。
●1980年莫斯科奧運:蘇聯1979年12月出兵攻打阿富汗,美國發動全球杯葛賽事,加拿大、西德、日本、中國等逾60個國家地區加入抵制行列。
●1976年蒙特婁奧運:坦尚尼亞在內22個非洲國家聯合抵制加拿大舉行的奧運,抗議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在奧運前執意訪問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
●1940年東京奧運:日本在奧運舉辦前向亞洲國家發動侵略,各國威脅抵制,日本軍政府1938年交出主辦權,奧運至二戰結束後1948年才恢復。
●1936年柏林奧運:多國的猶太裔運動員杯葛參賽,抗議德國納粹政府種族歧視措施。但美國在內的全球49個國家與地區仍派隊伍參賽,美國因此遭批評。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