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真/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2023年六月底的連續三天,世界新聞年會首次在台北舉行,主要探討新聞媒體如何永續經營。來自不同國家的媒體分別說明,如何同時採用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努力求生存。
幾場討論聽下來,可以了解全球多數媒體,都試圖以訂閱制來增加媒體利潤,並依訂閱者需要設計個人化的新聞內容。不少媒體都提到他們重視讀者數據,利用包括AI等科技了解讀者的閱讀行為與需求。媒體也設法提供自家第一手的讀者數據給廣告客戶,以便獲得更高的廣告收益。還有媒體說他們已增加商業部門,為廣告客戶提供更多服務。平台Google也在其中一場會議中,提供媒體十個永續生存的建議。
當讀者幾乎全部轉移到網路、手機上搜尋新聞時,傳統的媒體商業模式已經完全崩解了。過去媒體依靠產製最佳內容吸引讀者,再吸引廣告主來投注廣告訂單,因此成為廣告霸主。如今這些廣告優勢已經完全為跨國平台(Google、Meta、YouTube、Instagram)、入口網站(Yahoo、Line)等取代。幾乎不生產新聞內容的上述公司,已經取代傳統媒體,成為數位時代的廣告霸主。
即使新聞媒體已有許多覺悟,卻始終無法擺脫對平台、入口網站的依賴。最主要原因,在於全面數位化的廣告競爭就是現在進行式,並且全面自動化與分秒必爭。傳統新聞媒體如果不依賴平台與入口網站,單靠自己的數位網站,根本無法提供廣告主需要的流量。於是新聞媒體只能依附平台與入口網站,任由其演算法推播新聞。
一時間,新聞媒體的流量確實增加了,然而數位收入卻完全無法承擔新聞產製造的成本,造成新聞媒體不斷縮編,另外還得想方設法得到更多流量,也因此出現違背新聞倫理的做法,目的都是為了媒體生存。
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整體環境比其他國家更險峻。過去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置入性行銷(業配)問題,導致新聞內容可以議價販售,這個問題現在鮮少人提及。然而,調閱公共工程委員會公開資訊可以發現,政府公部門每年的媒體標案金額不斷增加;隱藏的企業新聞購買實況雖然無從得知,卻沒有理由樂觀,實在令人擔憂台灣新聞報導的獨立性。
在2023世界新聞年會第一場會議中,路透社新聞機構報告全球媒體現狀調查。雖然主講者未點名台灣,可從網路自由下載的該份報告卻清楚指出,台灣的媒體信任度僅有28%,為亞洲最低。除了南韓媒體信任度和台灣一樣是28%外,台灣則遠低於泰國(51%)、新加坡(45%)、日本(42%)、馬來西亞(40%)、印尼(39%)、香港(39%)菲律賓(38%)和印度(38%)。
儘管調查必然有一定誤差,台灣的媒體信任度甚至不如已經實施《國安法》的香港,這對台灣必然是一項警訊。
台灣一直自認自己是亞洲民主的燈塔,在民主政治理論中,媒體就是民主的隱喻。自由民主的社會,必然存在自由民主的媒體。這些民主理論,現在卻與台灣的現況不符。如果台灣民眾不信任媒體,台灣民主政治如何健全發展?台灣媒體如果不能提供民眾信任的內容,民眾如何願意付費訂閱媒體內容?在這樣的因果循環下,台灣媒體只有繼續採取政治極化、內容小報化的免費內容商業模式,以創造更多流量。媒體信任度將繼續惡化,台灣民主政治極可能倒退。那時候媒體是否仍存在,恐怕都是疑問。
2023年世界新聞年會在台灣舉行,全球各家新聞媒體也因此有機會認識台灣,進一步了解台灣的地緣政治。總統蔡英文等國內重量級政治領袖,也先後在會中發表談話,談話重點都在於假訊息影響台灣民主,並未意識到台灣媒體的重要性與媒體面臨的生存危機。
在這樣的大型會議中,難免有些公關性質,各國媒體很可能「報喜不報憂」,台灣則會有「他們能,我們為什麼不能?」的疑問。不過,我們身在台灣,應該更了解台灣媒體生存面臨的挑戰。
目前全球媒體都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媒體必須獨立於政治與經濟的威脅與誘惑,又必須創造優質的新聞內容。台灣有這樣的機會嗎?台灣民眾願意給媒體這樣的機會嗎?
台灣媒體正在走鋼索,不知道哪一天會摔下來。台灣需要覺醒的媒體。民眾也不該是看熱鬧的旁觀者,因為這真的關係到台灣的民主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