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公益觀察2023》顯示,台灣民眾個人捐款總額在2022年減少300億,對照公益責信協會連續三年,正好與COVID-19疫情的前、中、後階段完全重疊的台灣社會捐款調查,顯示非常態的疫情影響已成為常態一部分。協會認為,有可信的數據才會有對話!
公益責信協會連續三年針對台灣社會的捐款行為進行調查,2021年將新收資料對比20年前主計總處調查;2022年進一步將調查範圍從個人捐款,延伸到企業;2023年重新聚焦於民眾捐款上,統整3年資料解析捐款人特質與行為變化。除了每年公布捐款總覽、捐款人圖像、捐款習性等,今年更試探討定期/不定期捐款、世代/年齡,地理區域等變項,引發各界關注。
回想啟動民調初衷,公益責信創辦人兼執行長余孟勳說,「常常有人問我台灣一年捐款有多少錢,但我不喜歡講20年前的數字」,財會背景的他,10年來嘗試多種方法,例如以所得成長率推估、以財政部每年公開的捐款扣除額總額推估,「最後我覺得,為什麼我都要用這種間接方式呢?我們就直接做一次民調吧!」
期待促進對話 透過大規模民調讓基礎數據可信
「當初大家不太能理解做民調的意義,最後是協會自己拿錢出來委託民調公司」,為了節省成本,除了調查作業委外,其他包括問卷設計、資料分析、到撰寫橫跨三年數據對比,篇幅高達84頁的報告,全部由協會成員承擔。
過去用不同方式推估,總有人質疑「你這個有黑數」、「沒有代表性」、「推估方法有問題」。余孟勳說,有固定的統計原則和調查方式,產出穩定的數據,才有辦法讓各界討論。若非委託民調公司,今年個人捐款只剩700億,這個數字一定也會被挑戰,會被說「怎麼可能差到300億那麼多!」
「我們每一年都會把調查的原始資料去識別化後公開,歡迎大家來檢查,也歡迎大家拿這些樣本從頭去跑分析」,余孟勳說,若基礎數據不可信,後續討論難進行,「現在我們不需要去爭執700億可不可信,我們可以專心討論為什麼會只剩700億,而團體實際上應該採取哪些行動」。
實體捐款仍是主流 但不代表數位轉型不重要
《公益觀察2023》顯示,台灣民眾主要捐款方式三年來變動不大,實體管道仍是主要戰場。第一名是包含現金支票、街邊募款、零錢箱在內的「廣義現金」近半(49%);接著是包含刷信用卡、線上轉帳匯款的「數位方式」占26%;而與實體銀行匯款、郵政劃撥相關的「傳統金融通路」也占22%。
本次調查側重「捐款」而非購買產品、參與集資等「公益行為」,「捐贈現金」對於組織的重要程度有無改變?而數位時代來臨,不少NPO投入數位轉型,在線上開展募資、集資專案販售產品,若將「捐款」擴展至「公益行為」,是否會看見民眾的公益行已由現金捐贈轉向購買商品?
余孟勳回應,調查並非只問捐款,也涉及其他公益行為,只是錢對於組織來說還是很重要的資源,而過去因為沒有整體報告,團體各做各的,希望透過三年度的資料,讓大家知道如何聚焦,規劃財務與募款方式。
至於募資平台上的各項專案,到底該歸類為募資、捐款或購買商品?余孟勳說,協會本來也想釐清這件事情,在調查的時候,光是處理定義就很複雜,「比方說你購買公益團體的商品,到底算不算在捐款裡頭?它其實是一個廣義的捐款,那它到底要不要算在我們的定義當中,我們最終是決定,不要」。購買商品的動機複雜,有些人確實是為了捐款,但也有人真的是為了獲得商品,後者是交易行為,而協會更聚焦在捐款上。
余孟勳補充,公益責信曾進行群眾募資的調查,也許民眾在FB很常看到,募資每一筆金額好像都很大,可以是放在全台灣1000億或700億的規模對比,線上募資占比還是非常小。
「我們是從整體規模來看,現狀是這樣,線上第三方支付也許不是主流,但不表示數位轉型不重要」,余孟勳提醒,以30到50歲世代為例,他們的付款方式、與公益團體建立關係的方式很多元,雖然他們不一定會透過線上平台捐款,但同樣會透過數位平台獲得資訊。
捐款縮減 可思考組織與捐款人的維繫方式
《公益觀察2023》顯示,台灣個人捐款在2022年較前一年劇減35%,從1097億元減少為716億元。個人捐款減少300億,主要衝擊的是大型、中小型、個案服務型,或是倡議型非營利組織?
余孟勳坦言,「其實我們不知道,我們調查的方法是從捐款人切入,若非從NPO也就是接受資源方來著手,詳情無法得知」。他指出,國外較可行的做法是透過大型資料庫中NPO揭露的數據,進一步做資料比對,或直接針對NPO做調查,後者因組織間規模差異大或型態不同,也會面臨抽樣代表性的挑戰。
以依賴實體捐募、舉辦募款餐會的組織為例,實體活動雖然容易受疫情影響,但若該組織主打議題倡議,有很穩定的客群定期定額,整體看來變化不大。余孟勳提醒,與其從組織規模大小思考,回顧組織和捐款人維繫關係的方式,會是更清晰的思考路徑。
未來透過演講課程 協助NPO規劃財務及募款方式
「我也已經做10年了,感覺好像有一點點成果」,余孟勳說,今年報告公布後,好幾個基金會都分別表示希望協會持續進行調查。有些團體召集成員共同線上參與發布會、有些將報告書作為共學讀物、也有讀者回饋非常喜歡國內外比較和總體面分析,表示這份報告「帶給他們不同的視野,校正他們對日常工作的想像」。
經過三年,已經足夠看出台灣社會的捐款行為和趨勢,「我們今年得到蠻多正向的回饋,不過我們暫時不會再繼續調查」,余孟勳說,當初之所以啟動調查,是因為宏觀數據20年來未更新,而連做跨度三年不同面向的調查,也很有時代意義。「接下來其實就是每一年update這些資料而已,去看每一年的差異的變動,這也許是所有人都可以來做的事情了」。
「梳理來時路、辨認當下處境,進而指出未來如何可能」是公益責信協會調查初衷,希望透過三年《公益觀察》讓NPO理解組織所在的環境,以及組織可以如何透過數據分析,規劃財務與募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