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佑宗/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台灣大學社科院東亞中心主任、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中心主任
菱傳媒最新的民調數字顯示,柯文哲不但穩居第二,而且已經衝破三成的支持度。如何正確解讀這次民調數字所代表的意涵呢?整體來看,深陷#MeToo風波的民進黨,以及新北市幼兒園疑雲,這兩個事件的確重創賴清德與侯友宜的聲勢,但懲罰民進黨和國民黨的人,不是這兩個黨的忠貞支持者,而是中間選民。中間選民原本沒有明確的投票傾向,但經歷#MeToo風波與幼兒餵毒疑雲事件後,他們對國民黨和民進黨產生厭惡,將支持對象投射(projection)到柯文哲身上,才導致柯文哲的支持度暴增,他們不是真的喜歡柯文哲或民眾黨。
柯文哲支持度暴增來自先前未表態選民
短短一個月內,台灣選民的投票傾向有重大的改變。表1顯示2023年5月和6月的調查結果。其實,賴清德和侯友宜的支持度,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改變的是原先回答「尚未決定」或「都不支持」的人。「尚未決定」的人本次調查下降了6.06%,「都不支持」的人本次調查下降了3.46%,這些人加起來幾乎等於柯文哲暴增的9.55%。
三黨支持者已歸隊,中間選民流向柯文哲
兩次調查期間,民進黨的認同者稍微下降,從28.42%下降到26.75%,國民黨的認同者下降稍多,從22.24%下降到19.68%,民眾黨的認同者只有明顯上升,從12.51%上升到17.43%,中間選民沒有多大改變,從29.13%下降到29.02%,三黨認同者的基本態勢沒有變。
表2顯示各政黨的認同者,已慢慢在歸隊中。認同民進黨者,兩次調查都高達97%支持賴清德。認同國民黨者,五月份調查時只有61.52%的人支持侯友宜,本次調查時已升高至77.4%,上升15.88%。認同民眾黨者,本次調查已經高達95.98的人支持柯文哲。比較重大的改變是中間選民的投票傾向,中間選民改變他們原本「尚未決定」或「都不支持」的立場,少部分人轉向賴清德,絕大部分(5倍)的人轉向柯文哲。從資料中顯示出一個重大訊息,柯文哲民調的上升,不僅是來自認同民眾黨的人數增加,更多的是來自中間選民的轉向。
厭惡民進黨或厭惡國民黨的票都流向柯文哲
當選民對某一特定政黨有負面黨性時,很可能會以選票來「懲罰」該政黨;同時,在投票選擇上,負面黨性不一定能像政黨認同一樣,直接決定選民投票的對象,但它卻可以幫助選民縮小選項,或是強化既有的選項。表3顯示,討厭民進黨的人,在上個月調查時,原本比較傾向支持侯友宜,但這次調查卻顯示他們有很大比率的人轉向柯文哲,柯文哲在這個部分上升了15.16%。討厭國民黨人,有七成左右的人支持賴清德,但卻比上次下降了6.49%。討厭民眾黨的人,則有八成的人支持賴清德,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柯文哲似乎慢慢已成為「反綠共主」,將來是否會發生「棄侯保柯」的策略性投票,值得進一步觀察。
越民主的國家,選舉越具有不確定性(uncertainly),輸家與贏家隨時在變動,這是民主選舉具有魅力的地方。柯文哲在#MeToo風波與幼兒餵毒疑雲這兩次事件中得利,正確的解讀是中間選民在懲罰兩個犯錯的傳統政黨,心理投射給柯文哲。決定2024年選舉結果是中間選民,不是柯文哲。將來他如果犯錯,中間選民一定也懲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