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捐款大調查 個人捐款少了300億元

  • Line

A A A
2023-06-09 16:25

(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公益責信協會2023台灣民眾捐款調查顯示,相較2021年個人捐款突破1000億元,2022年驟降35%,縮水後只剩700億元。而50至69歲族群首次超過年輕人躍升為捐款主力,反之30至39歲民眾2022年捐款只剩118億,是往年同期三分之一;捐款貢獻度最高的議題是兒童類。

根據這調查,2022年個人捐款相較前一年從1,097億元減少為716億元。其中有兩股力量較勁:一是平均捐款金額從2021年的12,400元下降至7,125元;但若看捐款率,則從2021年度的44%小幅上升至50.6%。

公益責信協會執行長余孟勳認為,相較前兩年因疫情捐款呈現「非常態榮景」,700億元或許才是常態數字,他說,「台灣人很糾結,我們個體的壓力很大,很需要多一點的餘裕,但又不想完全退出捐款,所以呈現出集體的現象:人更多了,但是錢變少了」。

個人捐款金額則呈反向曲線,「小額多,大額也多,中間掉下來」。每年1000元以下小額捐款人數持續增加,從20%增至26.1%,但超過2萬捐款額則從11.5%降至7.5%,捐款習慣往小額滑動,「零星單筆捐款」最常見,佔總額三分之二。

小額捐款成常態 中間收入族群是捐款主力

細看捐款人圖像,「每月收入4至6萬的一般收入族群」超過「12萬元以上的最高收入族群」成為捐款主力。 

在過去,佔總人數12%的高收入族群,捐款比例會突破40%,如今佔15%人數,捐款卻只佔總額12%,反而4至6萬一般收入青壯年,佔捐款人比例50%,捐款金額佔比以17%、25%、逐年增至33%。 

尤其月薪超過12萬的高收入族群,在2022年捐款懸崖式減少了近250億,佔總體捐款減少幅度的⅔。余孟勳說,這再次說明,超高收入族群捐款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廣大中產階級對社會穩定扮演重要性角色。

「每月收入4至6萬的一般收入族群」超過「12萬元以上的最高收入族群」成為捐款主力。翻攝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責信協會YouTube

「不能苦孩子」仍是議題主旋律

民眾關注的議題與過往沒有重大差異,捐款貢獻度最高的議題分別是兒童(28%)、青少年(7%)、老人(10%)、身心障礙(10%)、急難救助(8%)、動物保護(6%)以及醫療健康(11%)。

 兒童議題捐款率最高達到35%,普遍受到支持兼具韌性;而青少年議題雖然受到捐款數只佔兒童的1/4,但它和醫療健康議題一樣,男性平均捐款金額高於女性,規模沒有那麼大,但是很有韌性,支持的基礎非常穩定。 

但風險情境對不同議題的影響程度也不相同,在疫情衝擊之下,捐款減少最多的領域是老人、身心障礙、急難救助和動物保護,民眾「在逆風的時候就收手了」,捐款減少幅度皆超過5成。

 

各議題總額變動的幅度各有不同,兒童、青少年、醫療健康等議題捐款相對具韌性,下滑僅 1 ,而老人、身心障礙、 急難救助與動物保護等,減少幅度都超過 5 成。翻攝《台灣公益責信協會2023年報》之捐款民眾關注議題的捐款貢獻總額

 整體環境下行 物價膨脹影響捐款意願

余孟勳說,2022下半年對台灣民眾而言是壓力較大的時刻,疫情來的比較晚,但是來的很快很兇猛,總體經濟之前有超過常態的擴張,在2022下半年開始也收斂回到原本的軌道。同時,而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022年下半年達到10年來的最低點。 

但本次調查結果縣市,83.2%民眾自認捐款行為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僅16.4%表示因疫情影響減少捐款。換算影響金額約48億元。對照捐款總額減少381億元,顯然疫情並非影響民眾捐款意願主因。 

公益責信協會分析,原因更可能是總體經濟的變動,即2022年民眾開始適應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日常更直接的衝擊是物價膨脹。另一個原因則是生計及心理壓力相對更加個人化,而被認為是個人的情境與選擇,與疫情沒有直接關聯。

數位科技雙面刃 NPO備戰數位隱私、資料安全衝擊 

公益責信協會預期,接下來會有一定的捐款回升動能,但需要觸發的契機。而細看民眾與NPO互動管道,仍以傳統方式為主,並沒有很明顯轉移到數位平台,NPO「不斷追新平台」的壓力可以稍微緩解。

但數位隱私及資料安全的實務挑戰仍在,包含,技術專業知識門檻而難以理解和行動,導致資源投入不足,日常程序漏洞,以及不知如何挑選廠商。

公益責信協會建議,NPO除了數位轉型及相關的資訊安全議題外,應該有節奏地檢視自身的定位和運作邏輯,以免在慣行的道路上與急速變遷中的社會漸行漸遠。

公益責信協會致力於公益資訊透明、知識轉譯與治理實務協作。本次統計數據是民調公司電訪調查後,依據內政部戶政司2022年11月戶籍登記現住人口數為參考依據,對樣本資料進行加權而來。加權後樣本資料之結構與台灣18歲以上人口結構比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