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總統網路民調專欄1/郭造勢有成效 侯罩門少對手難攻
  • Line

A A A
2023-05-15 15:03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民調顯示郭台銘聲勢上揚,但國民黨該徵召何人,應考量的是:侯友宜的罩門少,郭台銘太多罩門,民進黨打郭太容易;沒有人相信侯會賣台,但相信郭不賣台者幾希?

菱傳媒5月第一波新網路民調顯示,若郭台銘與賴清德、柯文哲對決,支持度25.88%,若侯友宜與賴清德、柯文哲對決,支持度20.44%。幾乎同時啟動的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則顯示若郭侯兩人對決,侯贏郭。兩份民調結論不一樣。

去年大選前菱傳媒周周推出民調,獲得「民調透明百科計畫」四顆星與五顆星評價,台灣民意基金會也有民調獲得四顆星的分數,兩家民調不受黨派介入皆經過檢驗。準確性方面,菱傳媒民調看好的各縣市候選人全數當選,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台北市長選舉有幾次民調,最後的民調與選舉結果一致。兩家民調都有一定程度的公信力,同樣做侯郭民調但有不同的結果,要看到兩家問卷的問法不一樣。

菱傳媒的問法是「2024的總統選舉,請問您⽬前傾向支持哪⼀個總統候選⼈?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2024的總統選舉,請問您⽬前傾向支持哪⼀個總統候選⼈?賴清德?郭台銘?柯文哲?」台灣民意基金會的問法則是侯郭對決,題目大意是「在侯友宜與郭台銘兩人之間,比較傾向支持誰?」題目裡沒有賴清德與柯文哲因素。

若說菱傳媒民調數字代表郭陣營從BNT議題開始的連串造勢有效,台灣民意基金會2月到5月的侯VS郭民調也呈現類似趨勢:兩人有差距,但郭逐漸上揚。侯被拉近或被超越,因為侯沒造勢動作,也可能某些動作有問題。侯沒動作,或許侯陣營在乎現任市長的身分與本分,盡忠職守的執拗以外也有長遠的思考,不想過早表態、靜待被徵召,避免像韓國瑜般被說嘴,這是策略選擇,很難評論對錯。但沒動作有個副作用,沒動作也是一種動作,在觀感上令人不喜的動作。柯文哲長期以來民調在年輕族群中呼聲高,肇因於語言直爽、態度不做作,菱傳媒此次民調,20到39歲族群這塊柯文哲聲望仍高,侯友宜支持度不到其一半,其參選態勢明顯卻言語吞吞吐吐,此時此刻當然不討好。這數字落差顯示,下階段的議題──藍白合,困境在此時就浮顯,若年輕人不喜歡,即使藍白能合,白的票也不會轉投藍。

侯友宜在兩岸議題發言的說詞,是否也是失分原因?侯有兩次大陸政策的說法,文字與蔡英文雷同:他說「尊重九二共識的精神」,也說「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這些話字面上都沒錯,但兩岸關係情勢下,蔡英文長年強調「尊重九二共識的精神」,已讓這說法等同於「不接受九二共識」;民進黨講「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云云,更早於蔡英文執政,其企圖是希望中共將之解讀為沒有九二共識四字的九二共識,正意謂著「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互動微妙之處在言語有時須模糊,蔡英文的這些說法看似模糊但實質已沒有模糊的空間了,侯友宜要模糊應該自創。

侯或國民黨面臨的議題,關鍵還不在郭聲勢上揚,根據菱傳媒民調,郭侯之間的差距遠小於他們與賴清德的差距,任一人出線,賴清德皆遙遙領先,未來選戰的重點在誰有能力追上,甚至超越。初選數字高的人,可能原本知名度高或當下正衝鋒,有時不是會贏的候選人,國民黨在一對一選舉中在中部有過慘痛教訓,有贏得初選獲得提名的候選人,後來因為持毒、吸毒、販毒前科被民進黨痛打,也有候選人因為涉及殺警案的前科,在與民進黨對決時滑落,民進黨也有類似經驗,這是兩黨黨中央近年都趨向沒收初選的原因,能不初選就不初選。

郭台銘已動,民調數字與賴清德差距仍大,其擴散性有限?未來潛力如何?侯友宜有無潛力?起身炮之後能聲勢大漲?皆值得考量。5月11日郭台銘的台中造勢晚會,我繞了會場一週,細細看韓粉有無轉移為郭粉,當年韓國瑜的場子熱,蔡英文的場子都是遊覽車動員來的,蔡還大贏韓,但韓的場子至少證明有群核心鐵粉,郭若少了鐵粉,內聚外拓若都落空,是選舉隱憂。台中造勢晚會出席約萬人,主持人號稱兩萬,這不算過分,但萬人如何來?好幾個年輕群體人數眾,有的一式白襯衫黑西裝褲,有的一式黑西裝,這與五顏六色甚至情侶攜伴的韓粉差太多。現場設有貴賓停車位,很空;可供一般民眾停車的停車場也空,萬人何處來?

更該盤點的是郭侯各自的罩門,經過兩次市長選舉,民進黨狠招都出了,東廠案更是名垂青史的賤招,代表民進黨的企圖與手法,侯沒倒。郭台銘只有經歷過國民黨黨內初選,他在中國大陸的政商關係、個人生活、富士康曾有的爭議…重點還不在於候選人自稱的真相如何,而是對手會如何詮釋以深化民眾的觀感和刻版印象,郭台銘罩門太多,國民黨如何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