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真專欄/尋找台灣的紐約時報

  • Line

A A A
2023-05-13 00:00

林照真/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根據《華爾街日報》這個月9日報導,科技巨頭Google已和美國《紐約時報》達成協議,Google將在未來3年投資《紐約時報》1億美元(約30.94億新台幣),Google也因此可使用《紐約時報》部分內容。簽約最主要理由,仍在於Google必須履行使用新聞內容付費的商業原則。

由於Google和媒體簽約時,均訂定不得透露內容的條款,以致外界對相關細節知之甚少。不過眾人都知道,在全球新聞媒體要求科技巨頭Google和Meta為新聞內容付費時,Google等平台最希望的合作對象,就是《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和Google簽約有幾個要件,值得台灣關注。首先,《紐約時報》恪遵新聞專業倫理,追求新聞品質。雖然在數位轉型、金融風暴時,也曾出現裁員與財務危機。當時網路還出現:「如果世上不再有紐約時報?」的憂慮。等於把《紐約時報》的存續,視為社會的重要資產。

第二個要件在於,《紐約時報》是一家綜合型的報紙,不但分秒都有網路新聞,一個禮拜七天也都準時出報。即使美國有電視、雜誌等歷史悠久的大媒體,記者人數都無法和報紙的《紐約時報》相比。

2012年2月,我曾因為數位轉型,在《紐約時報》進行兩週的田野研究,每天在《紐約時報》穿梭,親身經歷若干轉型過程。那個時候,《紐約時報》和台灣傳統媒體一樣,也想發展影音新聞。然而,我在台灣某家媒體大樓,看到為了數位轉型引進的昂貴攝影機;卻發現《紐時》當時只是在走道上,佈置一個簡陋的攝影棚,記者兼主播在走道間就播起新聞,並不吸引人。

當時的影像新聞主管告訴我:「我們把最多的資源投資在新聞上。」她的意思是,如果《紐時》有預算,就要用來聘請優秀的新聞記者,讓新聞記者可以到各處進行新聞採訪,這才是新聞最需要投資的地方。

《紐約時報》從1996年媒體轉型開始,就不斷進行嘗試,各類工程人員、網路製作人、網路改寫員等新角色陸續出現。《紐約時報》的媒體轉型,到現在仍在進行中。《紐約時報》有兩個總編輯,一個總編輯在白天決定網路不同時段的頭條新聞;一個總編輯在下午四點接棒,決定第二天出報的報紙內容。數位轉型帶來更多的人力與財務需求。我因此詢問負責執行轉型的編輯部主管有關財務問題時,他告訴我:「我們只管新聞。」

相信台灣媒體主管聽了這樣的回覆,內心必然無比羨慕。試問台灣新聞主管,哪個人肩上沒有業務壓力?清談新聞理想,只會讓人笑話。我記得一家媒體老闆曾對我說:「你能這樣高談新聞理想,是因為妳不像我們,必須每個月把薪水匯到員工的銀行戶頭裡。」

台灣媒體經營的不變法則是,要求編輯人員負責業務,不惜用新聞內容行銷廣告主的需求。到了數位時代,則是要求新聞主管必須負起流量責任。新聞主管不得已,只好放棄新聞原則追求流量。大家的作法是相似的。第一種作法是使用清涼的照片與露骨的標題,觸動讀者的煽色腥感官體驗,就能引誘點閱。另一種則是使用極化的政治新聞報導,為特定政治立場的讀者服務,目的也是賺取點閱率。

如此一來,台灣媒體的新閱流量確實增加了,卻犧牲了該有的新聞專業和品質。這樣的情形,正普遍出現在台灣的數位新聞上。

在過去近兩年的時間裡,台灣媒體依據「新聞使用付費」的原則,要求Google等科技巨頭付費,因為這是放諸全球皆準的標準。Google只同意付三年三億台幣的轉型費用,隻字不提使用新聞付費一事。台灣目前已有多名立委提案,希望立法解決此問題。

在此同時,台灣媒體也應了解,Google等跨國平台談判的原則與立場,其實是非常在意新聞品質的,最明顯的例子正擺在眼前。儘管美國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已經成功團結僱員為1500人以下、超過1000家的新聞媒體發行人,將集體與平台談判新聞付費,其中並不包括《紐約時報》。然而,Google卻先和《紐約時報》簽了約。

《紐約時報》有了這筆經費,有機會成為更好的報紙。更重要的是,成為受人尊敬的報紙,證實新聞理想不是清談。

台灣媒體該如何是好呢?新聞專業與新聞品質如何落實在新聞報導中?特別是歷史悠久、記者人數最多的報紙媒體,能不能給自己一條可以走得更遠的路?

台灣的《紐約時報》在哪裡?目前的答案,只是無言的歎息,令人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