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新手爸媽缺乏產前教育「仿佛被丟未知叢林」 民團籲擴充「有薪生產準備假」
  • Line
生動盟呼籲台灣的孕產措施急需改革,請政府與醫界傾聽孕產家庭與民間團體聲音。生動盟提供

生動盟呼籲台灣的孕產措施急需改革,請政府與醫界傾聽孕產家庭與民間團體聲音。生動盟提供

A A A
2023-05-11 17:09

(記者單蔓婷/台北報導)母親節前夕,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公布最新生產經驗調查,高達62.2%產婦以及69.4%伴侶從未接受產前教育,衛教指導明顯不足急需改革。生動盟要求在目前國家提供的14次產檢中,新增4次總計12小時的產前教育,也呼籲產婦及其伴侶皆應享有7天有薪生產準備假。

為了解台灣女性孕產現況與需求,生動盟今年展開「祝您好生—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在2157份有效回答中,僅有不到3成的孕婦表示曾規劃「生產計畫書」,有高達6成以上的產婦和伴侶坦言不曾接受過產前教育。

「是這些伴侶不積極參與生產過程嗎」?生動盟理事長徐書慧指出,其實9成伴侶曾參與了生產過程,其中大部分人未接受產前教育,衛福部國健署是否願意重視衛教指導不足現況?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回應,她認同產前教育應更落實,考量到產婦家庭接受資訊的可近性,承諾會從開展多元宣傳渠道做起;至於衛教內容偏重醫療資訊缺乏人文關懷,也會改善;而生產準備假、產檢假等牽涉跨部會職責不便回應,但她提醒,「我們不只是要把病人當全人,也要把產婦當全人」。

國健署魏璽倫副署長、簡任技正陳麗娟、照護司曾淑芬科長、醫事司李巧玲科長出席記者會。魏璽倫副署長表示「聽到現在,更認為應該把媽媽當成全人來照顧」。生動盟提供

6成新手爸媽缺乏產前教育「仿佛被丟未知叢林」

生動盟指出,62.2%產婦以及69.4%的產婦伴侶,從未接受過產前教育。目前政府提供的衛教指導只有懷孕17週前與29週後各一次,指導方式以勾選項目為主,前後不足十分鐘,與瑞典1980年起推行給孕產家庭8至10次結合生理、心理、社會面向的產前準備課程相去甚遠。

ICEA生產教育講師周竹宜認為,良好的生產教育應包含認識身體變化、生產模式選擇等。現行衛教指導最大問題,是「時間受到人力成本的限制,衛教時間不等且流於形式」。

「我們的課程沒有辦法讓新手父母知道,小孩出生後我們的身體和生活會有哪些改變」。泌乳顧問鍾秀靈以台北新北為例,產後月子中心少則一天五千元,高至一天一萬五,經濟能力有限的家長無法使用月中統包服務,遇到問題只能求助親友或上網搜索。但這難以及時協助家長判斷自身與嬰兒需求,「很多媽媽忍到產後一個月回診,才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忍到出狀況」。

「不只是產婦,連配偶都仿佛被丟在未知的叢林當中」,立委王婉諭坦言「我自己也曾是如此」。王婉諭觀察,產前課程大多來自母嬰用品產商,「作為生產者和伴侶,我們會疑慮他們提供的內容是不是正確的?我會不會被行銷?我沒辦法去判斷它是否是合適的產前教育」。

王婉諭讚同國建署於目前14次產檢中,在28、30、34、37週額外各新增一次3小時,共計12小時的產前教育課程。她進一步呼籲,「配偶應該要享有同樣的陪產假和陪產檢假,生產準備假更是要持續推進的方向」。

生動盟認為,產前教育課程至少需要12小時,新手爸媽才能充分認識、從容不迫地準備生產。生動盟提供

有薪產假落後先進國家  民團盼將產檢假升級為「生產準備假」

9成參與生產過程的伴侶,卻多半沒有參與產前教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生動盟認為,除了醫療院所沒有提供相關課程之外,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合適的「假別」可以用。

立委范雲說,過去《性別平等工作法》提供孕產婦五天產檢假,配偶一天都沒有,修法後又新增兩天,但配偶仍被排除在外,婦女「還是孤零零一個人去」。今年1月起新手爸媽雖然享有「產檢假與陪產假」各7天,但一談到生產準備假,勞動部依舊回應「不知道在職場上如何被證明」。

「勞動部說勞工可以請事假,但我們的特休在發達國家中倒數第四名,我們的假期非常少,事假也是無薪的」,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認為,產婦及其伴侶皆享有7天有薪生產準備假,才能讓新手爸媽參與更有品質的生產教育課程。

生動盟與婦女新知基金會皆呼籲,政府應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中的孕婦的「產檢假」以及孕婦伴侶的「陪產及陪產檢假」改名為「生產準備假」。同時放寬適用範圍,不限只能用在陪產、產檢或陪產檢,也能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

生動盟也表示,將會綜合本次問卷調查結果,聯合學界、醫界、助產界與民間婦女團體,於10月提出政策訴求「生育改革政策白皮書」。盼總統候選人提出連貫產前、產中與產後的生育政策,充分照顧準備生育的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