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侯友宜談中華民國 被過度臆測的杯水論
  • Line

A A A
2023-05-03 00:00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媒體前輩黃年誓願當兩岸關係尋岸人,論述超過數十萬字談中共、台獨與中華民國;侯友宜講「中華民國是杯子,台灣是水,杯破水覆」,言語與黃年一樣,但文字層面雷同外,不見侯友宜有意繼續往兩岸政治定位衍申或表態,因為侯友宜事後再次以「覆巢之下無完卵」詮釋「杯水論」,談國(中華民國)與家園(台灣)的關係,如此而已。把侯友宜等同黃年的兩岸主張,太跳躍,立委林俊憲批評侯友宜「人家韓總談的都是大海,你談的卻是漱口杯?」更是無厘頭,林俊憲彷如去勢恐懼症者,才會挑剔言語裡的比喻,真以為尺寸代表格局。

若說侯友宜與黃年有相同處,皆強調捍衛中華民國的重要,都認為中華民國不可破。侯友宜的中華民國主張,必須與他之前的「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連起來看,這句不同於民進黨的「台灣是我們的國家」;而黃年原始論述裡,文字更清楚,他強調「杯在水在」,中華民國的「存在」,在黃年的談法裡是寶貴的資產,也是處理兩岸關係的解方。

大陸智庫批侯更失當,有人說「侯友宜講杯子跟水…他有意無意在接收蔡英文政治主張,侯友宜這種表述,實際上是在拿香跟拜的一種做法,對他(侯)要處理好兩岸關係,是很困難的。」大陸智庫必須明瞭,談中華民國不是蔡英文的主張,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曾講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沒有第二種詮釋。」侯友宜講「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厝」,表述中華民國的言語與馬英九類似,若陸方把中華民國打成是民進黨的專利,那是在台灣議題上退回開放老兵探親前的時代,甚至是「蔣幫」、「蔣匪」的時代,忽略了2008年到2016年兩岸制度化協商過程裡雙方政府官員面對面協商的事實。中華民國存在超過百年,陸方的重點應在如何面對,而不是反對國民黨對中華民國的堅持,把中華民國的詮釋權送給民進黨。

台灣朝野政黨對中華民國各有詮釋,但中華民國做為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不變,歷經各政黨執政,台灣人民關切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台灣的國際參與,也都不變。中華民國馬英九執政時陸委會委託的民調如此顯示,現在各式民調這趨勢更高。

以前解放軍智庫學者辛旗談過「中華民國可愛論」;曾經高喊「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的對台官員,後來也說「必須思考如何面對中華民國」。陸方的功課,其實可以從黃年的著作尋找,儘管侯友宜的幕僚認為侯的杯水論並非來自黃年,意謂與黃年有別,但耙梳黃年相關著作,其中有微言大義,也有試著淺白解釋的苦心,黃年講「中華民國是杯子,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為兩岸關係,特別是陸方的思考指出至少三個方向:

黃年談中華民國是杯子,正是反對台獨。黃年說台獨主張者反中華民國,指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現在「這類功能皆已退化或萎縮;他也講台獨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去中國化,這在冷戰時代或有其國際政治市場上的功能,但此種功能現亦快速退化。依其概念,台獨無法捍衛台灣,而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守護者。

意即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資產。

黃年談中華民國正是反對中共打壓台灣。他認為維持中華民國,才能抑制台灣的去中化趨勢,並為外力介入台灣問題劃出底線。

意即中共應把中華民國當資產。

中華民國除了是資產,瞻望兩岸未來,中華民國也是解方。黃年的論述涉及兩岸政治定位,他推論出,以中華民國存在為前提的兩岸關係,才能解決中共的困局,才有未來。中共早有清楚認知,不論和統或武統,皆不是一廂情願的事,這是必須客觀面對的現實。因此,中共無法避免的作業是,一、認知中華民國的存在就不是「一中一台」;二、不將中華民國的存在詮釋為「兩個中國」,三、進一步地拿中華民國的存在當成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元素。

細讀其著作,黃年談杯子與水,顧慮到國際局勢、台灣內部政治與中共法理主張,不是隨便找個比喻。黃年以大量的文字累積出他的思考,其思想成為某些藍綠政治人物思考大陸政策的起點。同樣講杯水論,侯友宜的講法自有其意義,相較於黃年談中華民國時不只談現在也談未來,侯友宜看起來不是在談兩岸政治定位。無論如何,大陸學界、智庫面對大選期間台灣各界類似的言論,應多聽、多想,不該一開口就把兩岸的路走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