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聯合國報告預估,今年印度人口數將達14.28億人,比中國多出2900萬人,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但相關預估真實度有多高?不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大酸,連聯合國、印度專家都質疑,因為印度已經超過10年沒進行人口普查。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近日發布的「2023全球人口報告」,自1950年聯合國開始人口統計迄今,中國一直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印度人口都超過14億人,但中國出生率近年大幅下降,去年人口出現自1961年以來的首次萎縮。
UN估中國人口卻未納港澳 中方酸「人才」最重要
「2023全球人口報告」預估中國今年人口數將達14.25億人,但卻未納入香港、澳門約800萬人口。
針對聯合國對印度人口預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9日表示,「『人口紅利』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更重要的是「人才」。中國央視網20日發表題為《炒作中國人口被印度超越,西方又想借題發揮》的評論文章,指責西方唱衰中國「人口紅利」消失後就會衰落,世界經濟也會跟著遭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3全球人口報告」是依據中國、印度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進行預估,中國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在2020年,而印度上次人口普查卻是在2011年。
印度人口結構複雜、爭議高 政府不願積極普查
聯合國人口統計專家格蘭德(Patrick Gerland)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坦承,「很難有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的精確時間點。我們沒有真實印度官方統計數據,有關印度實際人口規模預估是依據破碎資訊與假設。」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夏瑪(Mihir Sharma)在投書彭博專欄文章指出,「印度以往每10年會進行人口普查,2021年則因COVID 19疫情延遲到2022年,但印度政府現在又推遲到明年。」
夏瑪認為,印度政府不積極、也沒做好人口普查的準備,關鍵原因是因為印度人口結構複雜度甚高,諸如種姓、居住地、宗教都是爭議點。
自1931年來,印度歷屆政府並未確定人口的種姓結構,但平權行動制度(為不同群體定教育配額、工作)則必須得依據這些統計數據。不同種姓的人口變化,會影響基於該種姓的政治人物與勢力。
根據印度政府預估,人口成長速度成長較快的比哈爾邦(Bihar)在2011年人口普查人口數為1.04億人,在此基礎上推算到2041年將再增加5000萬人,同期間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人口將萎縮。
連人口結構都不清楚 當局難為國家創造機會
但印度南部目前由強勢政黨領導,且比北方富裕。若新的人口普查意味著,南方富裕的邦在國會席次將減少,政治影響力將被削弱,這點是政治人物不樂見的,因此政府不願意積極進行人口普查。
更重要的是,缺乏精確的人口普查,印度政府根本很難針對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印度政府曾在2017、20187年暫停失業相關統計。而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8%印度家庭有人正在尋找,或可以工作,在15 ~24歲的青年中有4700萬人沒工作,相當於20%的失業率。
夏瑪指出,印度或許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印度當局卻不知道該如何好好為國家創造機會,因為我們連人口結構都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