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中國大舉推動「一帶一路」計畫、紓困貸款項目,大舉借貸給開發中國家逾5000億美元,但債務國陷入經濟困頓,引爆國際社會痛批中國設下債務陷阱。北京當局面對龐大壓力,有意改變債務國重組債務立場,但實際執行,並信守承諾的意願有多高則引發質疑。
疫情期間中國貸款支出銳減51%
根據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atham House)統計,非洲國家私人、公共外債在過去20年增加5倍多,達到7000億美元,其中12%、約840億美元來自中國貸款機構。
不少非洲、南亞國家都向中國借取大額貸款,這些國家背負龐大債務,又面臨俄烏戰爭導致缺糧、通膨壓力挑戰,經濟、財務狀況相當艱困。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引述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報導,2020~2021年,中國對債務國貸款支出與之前2年的300億美元相比,大幅減少51%至150億美元,但其他雙邊債權人支付則增加17%,多邊債權人則增加15%。
20國集團(G20)因應疫情實施的「債務暫緩償還倡議」(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DSSI),旨在協助債台高築的開發中國家減少債務。DSSI發現,美國在2020~2021年間重新安排債務規模達131億美元,中國約82億美元。
龐大國際壓力 中國有意在減債協商上讓步
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持續向中國施壓,要求其與債務國進行重組債務協商,降低債務總額。不過,中國過去3年因疫情衝擊導致內部多重經濟挑戰下,北京當局儘管大體支持債務減免協商,卻堅持其他債權人、多邊債權機構承擔重組債務的損失,導致重組債務協商陷入僵局。
前國際貨幣基金(IMF)中國區負責人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向美國《紐約時報》表示,「中國正面臨不少新興國家各方壓力,要求其在債務重組談判中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中國不妥協的姿態,讓自己更加被孤立。」
為顧及國際形象,同時維持在開發中國家龐大影響力,中方代表在近期IMF、世界銀行的會議中,似乎有意放棄原本堅持要求多邊貸款機構,分擔其在債務重整的損失立場。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會後表示,「加快救濟尚比亞、斯里蘭卡、迦納等國問題上已達共識。」
中國減免23國債務有16個是非洲國家
根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負責的中非研究計畫(China-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4月發布的報告,中國兩大債權人分別是「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已減免23個國家債務超過13億美元。
這23國中有16國是非洲國家,其中辛巴威被減免的債務額度達1.1億美元,肯亞3.78億美元。尚比亞在2020年已債務違約,且並一直試圖透過「債務暫緩償還倡議」重組84億美元的債務。
尚比亞欠中國貸款機構的債務約60億美元,欠外國貸款機構的債務總額近200億美元。迦納政府一直在與北京當局交涉20億美元重組債務事宜。
中國經濟挑戰多不想太快面對減債損失
然而,重組債務談判進展緩慢,債務國並不指望能夠快速解決問題,而經濟學家對中國意願則持觀望態度。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經理阿諾波林(Yacov Arnopolin)指出,有看到中國在主權債務重組立場展現靈活性,但其中複雜性很高,短期內中國不會有明確的解決方案。
《紐約時報》報導分析,北京當局目前集中精力解決國內外經濟問題,在內部正面臨龐大商業體系面房地產開發商貸款帶來的巨大損失,因此北京當局並不想很快面對開發中國家重組債務協商可能導致的巨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