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見追蹤系列6/燒不完!全台68萬噸垃圾成首長難題 垃圾危機牽動地方政局變遷

  • Line

A A A
2023-03-10 00:00

(菱傳媒/綜合報導)近年垃圾處理成為全國問題,也是人民檢視地方首長施政能力的重要指標。據統計,2021年全國68萬噸堆置廢棄物中,中台灣的南投縣達17萬噸、排名第一。如何妥善處理,是新任縣長許淑華選前重要政見,也是南投立委補選攻防焦點。與此同時,在東台灣,爭議延燒20年的臺東垃圾焚化廠正式啟用,雖可化解垃圾問題,但空污隱憂也遭外界質疑。各縣市垃圾危機延燒,相關政策將如何推行?會否引發更多爭議?《菱傳媒》將透過「政見追蹤運動」持續關切政見落實進度。

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全國「期末一般廢棄物暫存量」(即該年度未處理的廢棄物)自2018年的20.8萬噸到2021年暴增至68.7萬噸,當中南投從17萬噸,增加至今年的23萬噸。許淑華選前提出政見,將「引進國際環保先進垃圾處理技術,並以鄉鎮區為單位進行垃圾去化處理及再利用」。南投縣環保局於8日表示,經與其他縣市協調後,外運量可提高至每年8萬公噸,至於資源回收站點將再與地方溝通。

南投縣垃圾危機主因為,境內缺乏自主處理設施。作為全台唯6沒有焚化廠的縣市,除進行垃圾掩埋外,僅能外運他縣市焚化,然而近年來因為設備老舊、歲修等因素,每年外運量降至5至6萬公噸,但南投每年製造垃圾量便有5萬公噸,導致處理量能趕不上製造速度,造成垃圾持續堆置。

近期南投縣第2選區立委補選,垃圾處理議題成為藍綠攻防焦點。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為同黨參選人蔡培慧助選時,呼籲鄉親應「用拒絕垃圾的態度拒絕林明溱」,矛頭直指國民黨候選人、前縣長林明溱。而林明溱在垃圾議題的主戰場—竹山鎮輸蔡培慧超過2500票,成為本次敗選關鍵之一,垃圾處理爭議再次浮上檯面。

去(2022)年6月起,時任縣長的林明溱為解決垃圾問題與地方衝突不斷。縣府原訂於竹山設置綠能永續中心,將垃圾再製成燃料棒,但無黨籍的竹山鎮長陳東睦組成自救會抗議,認為應由各地垃圾場先篩分後再到竹山,而非將垃圾都運往竹山處理。在居民強烈反彈下,綠能永續中心計畫停擺。其後,南投縣環保局以外運量能不足為由停運竹山鎮垃圾。居民質疑縣府報復心態,林明溱表示因綠能中心遭抵制,導致縣內處理量能不足,並稱「現在竹山垃圾自己處理,看他多厲害」。經時任立委的許淑華協調後,才恢復清運。

林明溱與竹山鎮的恩怨延伸至立委補選。竹山鎮長陳東睦在選前表態力挺蔡培慧,更在選舉前夕與名間鄉長陳翰立發表「給敬愛鄉親的一封信」,呼籲選民支持蔡培慧。蔡培慧在竹山鎮與名間鄉皆大勝林明溱超過2千票,成為勝選關鍵。選後,蔡培慧便承諾將與量能較充足的「六都」協調外運處理垃圾。

垃圾處理爭議同樣在臺東上演,2005年即完工的臺東垃圾焚化廠,歷年來因為空污隱憂及環保意識抬頭,遭居民、議會抵制,遲未啟用。直到現任縣長饒慶鈴於2019年上任後,以縣內垃圾掩埋場將飽和為由,宣布重啟焚化廠,更在2022年選前列為重要政績。焚化廠在今年2月正式啟用,但空氣污染缺乏民間監督機制、垃圾焚化後的灰渣處理問題,也引發外界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饒慶鈴在2018年競選縣長期間,曾表態「拒絕用肺發電」、「垃圾處理不用焚」。她希望從落實垃圾減量及回收,活化現有垃圾掩埋場、延長使用年限等方案來處理垃圾問題,以取代啟用焚化爐的選項。可見針對垃圾處理問題,選舉政見與後續施行政策,或因「現實考量」而不一致。

許淑華的承諾與饒慶鈴的務實,會否在後續施政引發更多爭議?各縣市的垃圾危機真的有解?有賴持續追蹤。為此,《菱傳媒》將透過「政見追蹤運動」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持續跟進各項政見落實進度,並於7月1日對外公布專網「縣市長政治體檢網」,讓民眾對於地方施政,有更為正向與全面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