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雲手記/爭點在陳宗彥有沒有做過?
  • Line

A A A
2023-02-19 00:00

蔡日雲/總編輯

賴清德的子弟兵陳宗彥遭《菱傳媒》踢爆,任職台南地方公職期間有喝花酒、接受性招待與疑似不當喬事行徑,引發軒然大波,政壇陰謀論四起。

《菱傳媒》前年11月22日成立,標榜「不問立場、只問是非」,創刊首日,台中紅黑兩派聯手,運用中央到地方的政商關係,拿下台中105號碼頭20年經營權、近百億元利益的深度調查報導,不僅震撼政壇,迴力鏢也震到當時自家董事會內部,但董事會尊重編輯台專業與自主,從未過問。

隔年,台中港務公司以「配合國家政策」為由,收回105號碼頭經營權。作為監督政府的第四權,這項結果,無疑是激勵我們繼續向前走的極大動力。

去年警大前校長陳檡文被《菱傳媒》揭露6年前任職警政署警政委員期間,與昔日角頭老大林秉文及高利貸業者林彥廷出入私人招待所,內政部徹查後以違反「警察人員與特定對象接觸交往規定」,對陳祭出記過處分,當天,陳檡文即以因個人生涯規劃,申請提早退休。

陳檡文一直是警政署長的熱門接班人,《菱傳媒》刊出他與黑道往來關係時,收到不少與他友好人士的「自主」說情與關心,盼筆下留情,至於陳本人都沒有任何動作,直到《菱》創刊週年慶當天,差人送來一株盆栽慶賀,心思著實細密。

警界有個不宣的小秘密,就是傳言陳檡文與警大同學侯友宜有「瑜亮情結」,侯轉向政壇發展一路高昇,甚至有望問鼎總統寶座,陳與署長職務卻一直失之交臂,在人生攀高峰時,卻因被揭不當過往黯然下台,當事人怎會不扼腕?

回到陳宗彥的爆料一案,面對10多年前的舊案與往事,查核難度比時事新聞高出很多,我們組成一支以司法檢調資深記者為核心的調查小組,分工爬梳資料、研讀判決書、比對時間軸,努力找到10年前的相關人士,想當然爾,10年前的案子,除了地點不變、酒店在原址換了個名字繼續營業之外,相關人士有人忘了細節,有人打哈哈,有人裝不知,在在增添查證的困難度。

這群資深記者努力從人脈中找到可以突破的缺口,謹慎查證手邊僅有但資訊零碎的譯文真實性,證實這個陳董就是我們知道的那個陳宗彥,而不是只是同名同姓的人而已。

討論過程中,我們也擔心流出的監聽譯文可能被造假,虛虛實實資訊夾雜在一起,勾引見獵心喜的媒體「入甕」,若我們不查或稍一不慎,恐成有心人士的「打手」。

「陳宗彥事件」爆出的時機、方式與目的,每個人都可以有各種不同揣想與推論,更有人積極獵巫探聽監聽資料是誰流出,企圖藉此溯源找出背後用意。

但是,別忘了,核心爭點在,陳宗彥有沒有做過這些事?如果他是清白的,行正坐端,縱有再大的政治目的,也難被擊倒。

潑人髒水容易,回復其名譽何難。整個查證過程中,我們可說是如履薄冰。

從報導刊出後到陳宗彥旋風式請辭發言人,不到6小時;法務部也立即指示高檢署進行調查,所有的政治與司法動態,都朝證實我們的報導為真方向發展。

我們不是不知道,惹了掌權高官會有什麼後座力。

這幾天,《菱》的官網不容易連入,事實上,我們在2月初網站就斷斷續續遭到不明攻擊,我們也早向刑事局報案。我不願將我們這兩天網站又再遭駭與此事件一起聯想,因為畢竟我們自己在網站資安的維護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大前天,劉文正才被媒體搞得「死去活來」,惹出漫天風波,媒體遭諷不可信,即時新聞搶快發展、縮短查證時間,甚至不查證就複製貼上的惡劣情況,確實有很大的努力改善空間。但這不是今天我要討論的重點,我想說的是,還是有很多默默在崗位上,堅守第四權與新聞價值的新聞工作者,仍在一步一腳印的認真努力著。
 

最多人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