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專欄/台海若有事 東南諸國關切如何撤僑
  • Line

A A A
2023-01-22 00:00

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外勞在台灣總數約67萬人,他們是台海議題的關鍵籌碼、台灣的安全保證。國安系統某單位掌握到情資,泰、菲、越、印於去年8月解放軍實彈演習時曾向北京表示關切,希望陸方確認演習不涉及封鎖,因為四國皆有大量勞動力正貢獻於台灣經濟,台灣若受創,這些國家連帶遭殃,屆時撤不撤僑都為難。不撤,難以撫慰這些勞工的家鄉親人;若撤了,外勞與台灣雇主解約將牽扯到母國的借貸、仲介業者,外勞收入中斷,許多家庭失去主要經濟來源、國家外匯受損。最棘手的,人數太多,無能力撤。

中共對在台外勞議題相當謹慎,東盟是中國當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則連續13年是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2020年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後,東盟諸國與中國關係更有制度性的規範,相較於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美國只談美國要的議題,避談他國期盼的關稅,中國在RCEP的架構下談市場准入、降關稅,契合各國的需要。東盟諸國在中美賽局裡立場中立,是中國大陸耗心經營關係、與美國拉扯的結果。去年8月北京給泰、菲、越、印的訊息很清楚,不會傷害到亞洲鄰邦的經濟利益。

去年8月解放軍並沒有封鎖台灣,未來在和平統一的主旋律下,以封鎖為手段「以武促統」的可能性也低,因為封鎖只是拖泥帶水的軍事行動,給予西方諸國介入的充裕空間與時間,另方面也考量會重傷中國與東盟的關係。

台海若有戰事,泰國6萬人、印尼24萬人、菲律賓14萬人、越南23萬人如何撤?日本與美國的經驗都不足以借鏡。

日本國會議員木原稔去年9月1日公開表示,鑑於8月的台海形勢日本國會已經和台灣政府開始討論一旦有戰事,該如何撤離在台約2萬名日本公民;木原稔說由於日本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官方無法直接接觸,因此國會代表團將代替該國政府行事。木原稔的談法有點誇大,日本有既定的撤僑應變計畫,台日行政單位有制度化聯繫管道,如何撤僑不須民意代表介入,倒是他提的數字在運輸作業上是難題,屆時加上在台短期遊客,不可能短短幾天完成撤僑。

日本撤僑本就有經驗。日本自衛隊去年8月底起在東京、北海道等地演練撤僑行動,9月6日航空自衛隊八雲分屯基地的演練更對外開放,便是借鏡2021年日本自衛隊的阿富汗撤僑經驗,企圖改正缺點、完善措施。撤僑關鍵還在如何通知、集結僑民,2021年日本捐贈台灣AZ疫苗,希望在台日人能優先接種,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駐台單位聯繫在台日人、規劃安排疫苗注射,已證實日本在台灣單位的訊息網絡能有效動員,且與台灣官方合作順暢。

美國的撤僑經驗更多,從1998年到2007年間,美國發動了270起撤僑工作, 依照美國國務院的撤僑指引,除了美國公民外,美國人的外籍家人、持有綠卡者皆是協助撤離對象。撤僑指引特別強調,撤離者需設法自行前往機場等集結點,美國在地使館不太可能負責這段旅程的運輸,動亂發生時撤離者必須預期交通斷絕,只能徒步走到集結點。2021年美國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平民撤離計畫,花了17天,從30多個國家動員了800多架次飛機運輸或護航,超過500名機師、機組人員參與,撤離了12萬4千多人。

如果菲律賓要從台灣撤僑,相較於日本的2萬人撤僑計畫,美國的阿富汗行動是才參考指標。東南亞諸國撤僑能力如何,越南經驗可以檢證,2020年3月因應新冠疫情,越南陸續派機赴中國大陸、美國、日本、東歐等地撤僑,期間長達9個月,派出800多航班,接回20萬僑民。當時台灣方面需要離台返越的越配、合約屆滿的移工、商務客約3000人,但越南在5月與7月各派兩班航機接走1000多名旅客,只能達成三分之一,7月的班機自台灣搭載583名越南民眾返鄉,其中孕婦超過5百位。越南的問題不只運輸、後勤能量不足,整個行動機制不透明,民眾出面指控黑箱作業、天價收費,越南外交部領事局正、副局長等人被指受賄,遭警方逮捕。

撤僑關鍵還在於台灣方面的配合能力,以維護機場起降為例,戰事爆發若國軍無能防護機場,美國陸戰隊是否抵達台灣機場保護各國撤僑,是個困難的政治決定,美陸戰隊員一踏上台灣土地,等於宣示美國介入台海衝突,若美軍在機場與解放軍交火,更形同中美開戰,將是比中共片面用武力改變台海現況更嚴重的政治衝突。823砲戰時美國協助補給、解放軍在美軍補給時停火,避免殺傷美國人,雙方在猛烈砲火裡避免交戰;若台海變色各國撤僑,是否美中能找到互不交火的方式?美軍角色為何?解放軍如何避免把局部戰爭升高為國際衝突?

中共會不會主動發動台海軍事衝突,考量的不只中美關係,也影響東南亞諸國。環環相扣的國際關係,阻止了台灣主張台獨的可能,也使得解放軍不能高唱武統,在台67萬勞是穩定台海局勢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