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政策不完善!把人推向低階輔具 專家籲提高總額上限以利「逆轉失能」
  • Line

A A A
2023-01-17 00:00

(記者許玲瑄/台北報導)台灣有好的輔具製造技術,並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高齡者和身障者卻不見得用得到這些輔具產品。「輔具家ATHome」營運長劉旻宜指出,補助政策反而助長民眾用低階商品,「我們的政策到底要全民健康?還是全民臥床」?

「Karma 康揚」是台灣首屈一指的行動輔具製造商,在歐、美、亞洲都有一定的市占率,他們獲德國紅點設計獎認證的站立式輪椅,能讓使用者自行站立,減緩失能速度,「但民眾接受度不高」。有好的產品卻難以被本地使用者接受,這是許多台灣輔具製造大廠的無奈。行銷協理陳佩璟認為,目前台灣市場對中、高階產品的接受度不高,並非沒有需求和消費能力,「政府沒有鼓勵性的政策,我們業者說的話大多被視為賺錢話術」。

輔具家營運長劉旻宜則說,補助政策總額度上限過低,反而助長民眾用低階商品。政策到底要全民健康?還是全民臥床?她主張,應參考其它先進國家制度,提高補助總額上限,並開辦長照保險支應。

一位雙腳截肢民眾,透過康揚的站立式輪椅,視野變得更開闊。翻攝康揚臉書
一位雙腳截肢民眾,透過康揚的站立式輪椅,視野變得更開闊。翻攝康揚臉書

補助政策助長低價市場  出得起香蕉只能請得起猴子

「市場問題的源頭是政策」,輔具家營運長,台灣輔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劉旻宜,曾擔任衛福部輔具中心的政策研究員和講師,她進一步指出,「政策把人推向低價產品,民眾也是委曲求全過日子」,她認為,輔具產業和補助政策相輔相成的,進步國家會透過制度引導,讓合宜的產品,協助高齡者身障者的生活更好。

劉旻宜強調,中、高階產品之所以精緻,除了使用方便外,許多更有逆轉失能的設計,「如果問我自己中風想用什麼輔具,拜託至少讓我用中階產品,因為用了之後還有機會站起來,不用的話,就是永遠站不起來」,但就輔具家的服務經驗,九成消費者的選擇都落在低階產品。

「現在政府補那一點錢,講白了,你出得起香蕉,就只能請得起猴子」,劉旻宜以最大的長照市場為例,一般戶每三年最多補助2萬8千元,且補助項目不依失能等級有所區別,住宅改造或爬梯機等移動服務也要共用額度,民眾選用輔具時都會因此受限。

台灣2022輔具展新設「科技照護機器人專區」,其中不乏由台灣研發製造的智慧型高科技輔具。翻攝ATLife網站
台灣2022輔具展新設「科技照護機器人專區」,其中不乏由台灣研發製造的智慧型高科技輔具。翻攝ATLife網站

政策補助和引導  日韓怎麼做?

陳佩璟指出,韓國按照障礙等級需求,並以自立生活為目標的輔具制度,很值得台灣參考,「關鍵是他們的輔具評估是以如何讓障礙者獨立生活為最目標,且依不同障礙等級,給相對應的補助資源」,讓障礙程度較重的人,買到功能更好的輔具。

劉旻宜大力肯定衛福部年初上路的「身心障礙輔具補助辦法」,在「洗澡/便盆椅子」類別中,以「附加功能」的方式增列「利於移轉位」、「具仰躺」、「具空中傾倒」的補助加碼選項,輪椅類別也新增「完成衝擊測試」附加選項,「其實大家都是看補助項目在選購,雖然只加碼幾千塊,但就能引導市場注意到這些款式和功能,並提高使用意願」。

「善用輔具和科技,才能逆轉失能,是縮短臥床時間、減少長照人力需求的關鍵」,物理治療師出身的劉旻宜強調,台灣有非常好的研發、製造能力,「但沒有政府補助和引導,民眾不知道要用、也買不起」。

劉旻宜建議,應參考國外比例制度,且必需提高總額上限。但改變制度需要更穩定的財源,她建議保險是一種方式,劉旻宜說,目前身心障礙輔具補助靠縣市政府預算,長照輔具則靠稅金,但這並非長遠可行,且高齡人口上升速度非常快,未來需求和支出都會快速增長,「連日本用社會保險來支持這些補助,都越來越吃力了,強烈建議政府必需盡快檢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