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瑄/台北報導)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台灣近十年精神科診所數量成長八成五,基層診所越來越多、服務相較醫院更多元且精緻,但許多調查卻顯示,憂鬱困擾者的就醫率偏低。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關鍵,「若沒人發現是情緒障礙問題,就算精神科診所開在隔壁也沒用」,如何更積極接觸潛個案,是憂鬱防治的迫切問題。
以目前憂鬱症人數最多的中高齡族群為例,國家衛生研究院2022年最新研究指出,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16.3%,以此推估約有144萬人,其中高達83%有症狀者覺得就醫便利,但只有27%的人會進入醫療系統,最終僅11%得到有效治療。
精神醫療資源更精緻且多元 但沒病識感「診所開在隔壁也沒用」
走進位於和平東路三段的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暖黃色燈光與米色調裝潢,讓人進去就感到放鬆,每間獨立診療室都有舒適的座椅,像是自己家一樣,和醫院的吵雜、蒼白有著顯著差異。
「相較醫院,精神科診所對民眾來說品質好、也更方便」,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同時也是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他分析,民眾在醫院分配到的問診時間,比診所少很多,且在健保有限資源下,一次心理治療至少要等三個月,「若只是單純精神或心理需求,很多民眾選擇在家附近的診所就近處理」。
而基層診所的發展,某種程度也是補足醫院資源的侷限。王仁邦指出,整合型服務是精神科診所的趨勢,精神科、心理治療和心理諮商師會彼此合作,「精神科診所增加,也連帶增加心理資源的多元性和可近性」。
但要提高就診率,光資源普及還是不夠的。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關鍵,「若沒人發現是情緒障礙問題,就算精神科診所開在隔壁也沒用」。
相較其他年齡層,高齡憂鬱的症狀反應幽微,更難被發覺。陳亮恭見多了在各科流浪一圈、最後到整合門診才發現是情緒問題的例子—一位老先生出現體重減輕症狀,家人帶他做過很多檢查,都找不出原因,「因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腫瘤,但忽略了另一個可能是憂鬱」,陳亮恭細心與老先生和家人溝通後,果不其然發現,老先生內心藏了很多事,體重減輕是他的憂鬱症狀。
「老先生到整合醫學門診前,不知看過全台多少醫生了,如果前面做檢查有人想到,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還有一個診斷叫憂鬱症,是不是能更早發現?」,陳亮恭直言,「這樣的個案,不會隨精神科診所變多就被診斷、接受治療」。
從醫療整合層面切入,加強心理健康防護網,相關部門早有嘗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19年前就推動「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計畫」,將基層醫師拉進來精神醫療網,協助辨認和轉介,但願意參與的診所卻越來越少。衛福部心健司長諶立中坦言,受限人力和預算,往往事倍功半,需要更多支持才能推出完整的防治計畫,「但正在佈建的心衛中心,是重要基礎建設,也將整合醫療外更多面向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