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日前通過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在法案中授權國防部長在經過與國務卿協商後,在2023年至2027年期間內,可依據向國會提報通過之特定計畫,對臺灣提供為期5年,每年最高額度20億美元之無償軍事援助。
同時前述經費額度若是在年度內無法支用完畢,其額度仍可移往後續年度繼續運用,其最後期限將可延至2032年。尤其讓人覺得特別驚訝的是在前述經費額度中,還特別規範可支用整個經費額度15%為上限之金額,用以購買由臺灣本身所產製之軍備品項或是技術勞務;以往美國對於盟友能夠提出此種優待條件,僅限於對以色列所提供軍備援助額度,因此法案在國會通過後,更讓各方極度側目。
但此等無償軍事援助到美國國會撥款委員會時,卻顯然提到鐵板,到最後更是峰迴路轉,要求前述原先列為無償軍事援助之預算額度,將要改為必須由臺灣負責在12年內償付外國軍備採購融資貸款。消息傳出後,確實是讓臺北原本所抱持期待受到重擊,被華盛頓出爾反爾法案審議翻雲覆雨,狠狠地洗了個三溫暖!
從整體看來,華盛頓如此輕諾寡信,確實是會重創美國信譽;不過再從全案發展經過與整體狀況來說,確實存在下列幾點值得吾人關注之處。首先就法案涉及提供軍備貸款融資以及無償軍備援助條文複雜程度來看,這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且充分理解到美國國家安全體系對外軍事援助作業細節,否則不可能想到許多遊說顧問所無法注意到的法條規範。所很顯然此等涉及軍備援助條文草案,必然出自美國政府國會或是行政部門,絕對不是由臺灣發動國會遊說所產生結果。
其次是此等無償軍援條款,在國會撥款委員會審議年度預算撥款法案最後階段生變,顯示出整個立法審議過程中,不論是行政部門與國會間,抑或是國會不同委員會間,幕僚協調聯繫絕對是存在問題,所以才會產生此種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大開無償軍備援助支票,到最後撥款委員會依據行政部門所提草案審議時,卻發現無償援助規劃結果缺乏財源加以兌現,最後只好讓政治承諾無情跳票難堪事浮上檯面。此種參謀協調與幕僚聯繫作業失誤,在國家治理能力上絕對是嚴重扣分,對於施政水準來說,更是極度低能錯誤。
再者就是將整個可以被分攤到五年之無償軍備援助預算額度,對比美國整體預算、國防預算以及對外援助預算規模,講實在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假若與對特定對象國所乾脆痛快承諾之預算撥款額度相比,恐怕就會更讓臺灣鄉親領悟到,臺灣在美國戰略算計與權力平衡天平上之份量,其實並沒有當前綠營政府所吹噓地那樣高,美國如此出爾反爾輕諾寡信,甚至連積極籌措財源,從其他款項先行調撥支應,連臨時擺個姿態作個樣子都不願意,確實是讓人感到心中不太痛快。
此外特別是此等無償軍備援助預算額度還要搭配許多條件,對於其所能夠投注建軍計畫,完全就未規範保證臺北能夠參與並提供意見空間;所有援助計畫完全是由美國國會授權行政部門裁決判斷,臺北透過外交協商能否產生影響力,基本上沒有顯現在法案條文內容,白紙黑字寫個清楚明白,反而要求臺北必須採取相應配合措施,整個態度上簡直就快到達強迫推銷嗟來食地步。所以臺北不論藍綠陣營,在定案前都抱觀望態度,就是因為對援助過程與本質,難以理解掌握所致。
而且就臺灣本身財力來說,對比此等軍備採購融資額度與無償軍事援助預算規模,其實根本就用不到讓華盛頓在資金額度慷慨解囊提供資金周轉或是援助;而此等援助又未曾留下臺北能夠表達意見空間,因此更是啟人疑竇,華盛頓葫蘆內究竟是要賣何種膏藥?確實是讓人丈二金剛摸不到頭腦難以知曉!
明眼人都知道臺北與華盛頓在軍事戰略與軍備採購上確實存在許多歧見,美國近年來不斷針對臺灣後備動員戰力指三道四,更積極遊說要設立所謂國土防衛部隊,如此特別撥款要在軍備採購上獲得某些操作空間,顯然就是要積極干預我國防建軍政策,因此臺灣對此充滿疑慮,擔心華盛頓強勢推銷某些國防理念,最後導演臺灣成為下個烏克蘭,以全民武裝與焦土抗敵策略,用來消耗中國大陸解放軍軍事實力,其實大家更是相當懷疑。
最後就是要談到,全球媒體對於此等無償軍備援助在美國國會撥款委員會生變,到最後變成承諾跳票報導甚少;幾乎所有報導評論都是單方面強調華盛頓積極提供臺灣軍事援助,但卻沒有注意到全案到最後卻時完全流產,變成亂打高空之空頭支票。講得更不客氣的就是美國國會先是通過國防授權法案,擺出姿態賺飽支持力挺臺灣名聲,但最後卻是虛晃一朝完全沒有實現承諾,但卻讓全球對於臺海情勢,產生相當嚴重誤解。
其實美國與其在猛開空頭支票,到頭來不能兌現上猛做文章,倒不如務實地將已經定案付款之軍售品項,如期如質地交付到貨。在臺海情勢上盲目躁進,讓美國政治人物將臺灣當作政治表演舞臺去爭取曝光度,最後產生難以收拾結果,都是在侵蝕臺北與華盛頓間之互信基礎。國會強勢演出這場無償軍備援助秀,到頭來卻搞到難堪收場,對於整體區域情勢穩定來說,更沒任何助益。華盛頓必須理解到,政治信譽與安全承諾是維護穩地和平重要資產,絕對經不起如此揮霍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