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今年5月退場後,移除威權象徵的工作就交由內政部辦理。有媒體報導指,內政部砸下每拆一座兩蔣銅像供10萬重金補助來「去蔣」。對此,內政部澄清是助機關執行法定應辦事項,非每座銅像均一律補助10萬元,也不限於拆除,字眼遭過度簡化。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今年5月30日退場,其所留下的6大業務分別由法務部、內政部、文化部、衛福部、教育部、國發會等部會接手。由於內政部承接「清除權威象徵」工作,因此頒布《內政部推動威權象徵處置補助作業要點》,並自今年11月28日生效,一般性補助每件最高新台幣10萬元,政策性補助則由內政部決定額度。對此,國、民兩黨立委的態度也有所分歧。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在受訪時表示,內政部的做法除了對移除威權象徵沒幫助還浪費公帑,他建議內政部參考建中的做法,經過學校投票後留下銅像,發揮創意做另外裝飾。立委賴士葆則質疑「這是全民最感迫切的政策嗎?」認為治安敗壞警紀沉淪、黑道公然挑釁的88聲槍響未破案、黑道公然參政寄身政治圈等等,才是國人最為關切詬病亟待改革的問題,蔡政府卻是依舊讓意識形態的思維來指導政策。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推動去除威權象徵需要施工費用、需要重新規畫設計等成本,最高10萬,實報實銷避免浮報,減少機關的成本,對於推動威權移除效果一定會有幫助,看到俄羅斯威權侵略他國,他更有感觸,希望能加深反威權的教育深植人民心中,才能避免威權復辟。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說「轉型正義台灣最需要的並不是錢,而是民意上面能不能支持跟接受,所以每一步都需要一點時代的考驗,所以應該從教育著手,大家對於民主的觀念,對於過去威權統治,大家有正確的觀念之後,銅像威權的象徵,應該可以慢慢從我們生活上把它拿掉。
對於有媒體報導「砸重金去蔣化,拆一座補助10萬」,內政部也發布新聞稿澄清,指威權象徵之處置並不只有拆除,還可透過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此外,辦理反思威權象徵與在地集體記憶、反省威權統治與政治崇仰文化為主題之相關活動,也會酌予補助,報載所稱「砸重金」、「去蔣化」是過度簡化解讀。
內政部表示,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5條規定,凡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的威權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
內政部強調,該部承接促進轉型正義威權象徵的處置事項,當涉及各機關(構)之職掌或業務時,各級政府機關(構)應配合辦理;由於各地轄管單位多有提出處置威權象徵的經費需求,部分轄管單位擔心編列預算,延宕處置進度,因此,為協助解決各威權象徵轄管單位的處置經費問題,內政部已於今年11月28日訂定發布「內政部推動威權象徵處置補助作業要點」,其補助項目及範圍,除補助辦理處置作業外,也補助各單位辦理破除威權崇仰文化的社會溝通活動,鼓勵社會反省威權統治,深化民主憲政秩序。
內政部指出,目前已爭取編列威權象徵相關補助經費,考量各地威權象徵之樣態及處置難易不一,將視個案酌情補助以10萬元為限,報導所指處置每座銅像均一律補助10萬元,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