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政學勾結假學位 校園人人皆自危
  • Line

A A A
2022-12-08 00:00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國內政壇在選戰期間爆出多位政治人物取得學位誠信醜聞,此等事件衝擊範圍與延燒時程遠超出國人想像,更在高等院校內部產生嚴重效應,不論畢業校友抑或是在校師生,只要是當初取得學位過程投機取巧,不循正當程序或是涉嫌違反學術倫理,此時都是如坐針氈,深怕論文存在瑕疵,遭人檢舉曝光,讓本身政治生命與社會地位因此崩解。

就目前看來,高等院校迫於社會壓力以及為維護本身學術聲譽,在處理此等學術倫理檢控案件時,都不敢掉以輕心,而且更無人膽敢在審議過程加以護航,坐視受到檢舉者得以蒙混過關,使得該校學術地位為之陪葬。

高等院校本來在社會中地位崇高,執教師長亦是普遍受人尊崇,但是鬧出此等醜劇,讓高等院校必須非常狼狽地自救自清,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意味著整體社會風氣敗壞,但同時亦讓透過教育取得學位,以便獲得社會尊崇過程,恐怕日後難以維繫。

政治人物與學界師長相互勾結,由師長在校內提供護航內應,為政治人物製造學歷,真正目的究竟何在?確實值得吾人省思。其最初原始動機究竟是考慮選舉票房,抑或是滿足個人虛榮?假若學位不等於學問,學問不等於能力,能力不等於品德,而品德更不等於政治績效與選民服務水準,政治人物還會不會熱衷於追求學位?

再從另個方面來說,假若在選舉公報上列出高等院校學位或是名校學歷,對於爭取選民投票意向毫無用處,請問會不會讓政治人物停止此種透過取得學位,希望獲得選舉利基或政治威信,但卻會顛覆學術倫理與高等院校社會尊崇不當行為?

其實吾人更必須思考,與高等院校內不肖教師相互勾結,以不正當方式取得學位者,絕對不僅限於政治人物。許多在媒體、企業甚至學界服務知名人士,亦同樣積極透過不正當手段,希望取得學位以便妝點本身門面。所以當社會將焦點匯集在政治人物時,其實此種顛覆學術倫理歪風,絕對不僅限於政壇,再追查下去打擊論文抄襲,恐怕要讓更多知名人士被扯下那份由學位所支撐之假面具。

為何高等院校目前必須以嚴肅立場,甚至不惜揮下大刀嚴辦論文抄襲事件,來面對此等學術倫理受到質疑浪潮?因為若是不透過霹靂手段處理問題,不僅是讓整個學校聲譽崩盤,院校排名下滑,更會讓校內教授未來在爭取學術研究經費與產業界支持時產生負面效應,對外投稿期刊恐怕亦會受到質疑被打回票。

最重要的是讓其他循規蹈矩努力向學獲得學位之畢業生,面對社會質疑蒙受不白之冤。在校學生更是情何以堪?究竟是要棄船逃生轉讀他校,還是繼續努力完成學業?所以為何當前所有高等院校在面對此等學術論理審議案件時,幾乎都是最嚴格標準處理審核受到質疑論文,說實在話,這是高等院校在進行損害管制,企圖透過嚴正審理以便自救自清。假若當事者還存有希望校方能夠放水,讓其得以蒙混護航,這就顯然是缺乏政治判斷能力。

何時可以見到政治人物真正底細,並且讓人摸透其斤兩高低?其實就要看其如何應付危機,在壓力與逆境下如何反應。就目前看來,有些政治人物是乾脆認錯,馬上承認過失公開致歉,如此應對其實是有助於停損止血,至少擺出願賭服輸態度,儘管有錯但在態度上還是可以獲得肯定。

但是有些政治人物就是死不認錯,儘管面對鐵證如山,還在繼續頑抗到底,打算延長戰線繼續抗爭申訴,這就顯然是沒有看清楚整個社會氛圍早就產生重大變化,不但是毫不識相更是完全不知死活。其實透過申訴過程只會讓整個醜態畢露,讓負面新聞不斷延燒,政治人物不知精算其中得失,存心要讓爛戲拖棚,這才是曝露出本身見識淺薄判斷能力薄弱,對其政治生命與前途殺傷莫此為甚!

最後就要談到政治人物在學術倫理事件遭到判定失當後,能夠信守承諾辭掉政治職位,這是顯現人格與擔當知所進退,此種應對態度其實對於日後東山再起,絕對是具有正面效益。醜聞爆發厚著臉皮不知馬上辭職,這不僅是政治判斷水準不足,更是政治道德低劣毫無人格可言。

人生都有厄運蒙冤時,如何應對是顯現品格與智慧;假若論文審核真是有誤,終究是有可能還個公道;但若是賴著不走,恐怕就是毫不知趣,存心要將難堪場面是繼續搞下去。屢戰屢敗是很糟糕,屢敗屢戰雖有勇氣,但要懷疑判斷是否失當;但當事者若是不知大局變化,又不願承認本身錯誤,那就必然會愈戰愈敗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