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11月19日將舉行全國大選,此次滿18歲民眾將能首度投票,30歲以下選民佔比高達30%,誰能獲得年輕人支持的候選人與政黨,將能在未來5年內主導馬國政壇。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選民比較不像較年長選民多偏愛某政黨,候選人個別表現是他們更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此次大選首相熱門人選都相當高齡,包括97歲高齡、全球最年長首相保持人的馬哈迪,滿75歲、已擔任在野黨領袖20年的安華,以及前任首相慕尤丁,要成功吸引年輕選民,困難度非常高。
馬來西亞自2018年上屆大選後政局一直不穩,連換3位首相。現在首相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 Yaakob)10月宣布解散國會,以利提前舉行大選。
馬來西亞第15屆全國大選被視為政治聯盟對決,目前主要陣營包括巫統領導的「國民陣線」、反對黨領袖安華(Anwar Ibrahim)為首的「希望聯盟」,以及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率領的「國民聯盟」,以及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率領的「祖國行動聯盟」。安華、依斯邁沙比利、慕尤丁、馬哈迪都將在不同選區競選國會議員。
馬哈迪曾經在1980年代以巫統黨魁身份任職首相達22年,他之後在93歲創下二度出任首相的紀錄。馬哈迪即便不在首相之位,也時常強硬抨擊其接班人與外國領袖。有批評聲浪形容馬哈迪是獨裁者,他才是馬國政爭起源。
《亞洲週刊》報導引述學者說法報導,馬哈迪強調「馬來人優先」,他所引起民怨和華人不滿,導致許多民眾反對他參選,有學者更建議設下參選年齡限制。而馬哈迪則表示,這將是他最後一次參選。 馬哈迪要三度問鼎首相難上加難,他最大勁敵是安華。安華領導的「希望聯盟」在各大城市獲得不少支持,而他勤跑攤和支持者打成一片,有信心能夠與「希望聯盟」改善馬來西亞政治生態。
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馬來西亞修憲後,允許滿18歲年輕人投票,而在這次第15屆馬來西亞全國大選中,18~21歲最年輕選民族群多達140萬人,30歲以下的年輕選民約600萬,總計有2100萬選民能投票。
針對滿18歲的年輕人就能投票反對聲浪從沒有停過,有的人認為年輕人思維不成熟、情緒化,該專注學業而非政治。有的人則稱,年輕選民多關注社群媒體,善於經營社群媒體的候選人可望贏得年輕人支持,但這些候選人實際上卻沒多大作為。
對此議題,剛滿20歲的華裔選民李詩香(音譯)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說:「現在的年輕人比前幾代人更成熟,更會單獨考慮候選人品德、能力與背景,不單純考慮他所屬政黨。」
30 歲、曾擔任過體育部長的Syed Saddiq Syed Abdul Rahman向《日經亞洲》時表示,18 歲的人可以依法簽下合約,在法庭上被視為成年人,可被徵召入伍,他們幾乎能做成年人能做的所有事情,但卻有人反對他們以選票決定自己的未來,太不公平了。
巫統青年團副主任Shahril Sufian Hamdan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說:「年輕選民總是支持反對派的想法是過時的,年輕選民不再忠於任何特定政黨或聯盟。他們希望選出能為馬國經濟帶來更好效應的候選人、所屬聯盟。」
這次大選各政黨與聯盟都積極吸引年輕族群支持,但目前沒有一個聯盟特別勝出。默迪卡民調中心(Merdeka Centre for OpinionResearch)調查顯示,安華領導的「希望聯盟」支持度達26%,但依斯邁沙比利領軍的「國民陣線」支持度僅落後2個百分點達24%,而多達3成的選民並不青睞個別政黨或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