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蕭茲是G7領袖中第一位訪問中國的領袖,在美歐高度質疑聲浪中,他率領德國龍頭企業高階主管4日在中國展開一日訪問。此企業代表團堪稱是「豪華天團」,多數業者在中國經營多年、收穫龐大利潤,依法允許讓在中國企業內部設立中共黨支部。但德國《商報》調查報告指出,中共黨支部已涉入德企在中事業的經營。
此次有12名德國商業高階主管隨蕭茲(Olaf Scholz)出訪中國,包括大眾(台灣譯名:福斯)汽車總裁奧博穆(OliverBlume)、西門子總裁傅樂仁(Roland Busch)、默克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葛麗鶴(BelénGarijo)、德意志銀行執行長澤溫(ChristianSewing)、巴斯夫(BASF)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薄睦樂(MartinBrudermüller)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創始人薩欣等人。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接受中國財經媒體《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隨蕭茲出訪的都是德國各產業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加強與中國合作,是看中了在中國巨大市場規模、完善供應鏈佈局,以及該企業的全球化戰略。
中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1~9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兆37.6億人民幣,年增15.6%,德國實際對中國投資年增114.3%(含透過自由港投資項目)。
德國企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獲利,非得依照中國法規才有辦法生存。
根據中國《公司法》第19條規定,一家公司正式黨員超過3人,就能建立黨支部。該條款適用於中國國企、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2017年中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已有70%的外資企業內部有中共黨支部。
諷刺的是,德國中國商會於2017年11月發布的「反對強制德國在中國設立的企業建立黨支部」的聲明,該聲明強調,「企業能夠自由作出決定是創新、成長的根基,如果這種影響外資企業的方式再進一步加強,那不能排除德國企業退出中國市場或者對其投資決定另作考慮的可能性。」
時至2022年,德國《商報》對西門子、巴斯夫等大型企業集團針對在中國企業內設中共黨支部的調查報告顯示,多數企業證實內部的確設有中共黨支部。不過,賓士、大眾、BMW等大型汽車業者都不願回覆該調查。但《商報》從各項調查發現,上述企業內部確實設有中共黨支部。
不過,回覆德國《商報》調查的德國企業,包括巴斯夫、西門子等多否認中共黨支部會影響公司決策的說法。BMW則直接表示,針對中共黨支部議題無可奉告。
但英國愛丁堡大學關注中共黨支部議題的多永(Jérôme Doyon)則表示,企業人事部門最重要的決定必須得到中共黨支部批准,這樣做符合對企業的新規定。
《商報》取得部分德國企業文件,以及不願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報導,某家德國企業的中國工廠的工廠選址、經營模式、人事安排等決策過程,都有中共黨支部參與,而這不是特例,其他德國企業也面臨類似局面。
歐盟中國商會5年前就示警,在中國的外國企業越來越擔心中共介入企業營運。而接受德國《商報》採訪專家一致認為,在中國的外國企業正一步步失去對業務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