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就醫才出得了門 長者「像被囚禁在看守所」 無障礙接送服務應多元發展
  • Line

A A A
2022-10-07 00:00

(許玲瑄/台北報導)無法出門的長者像被囚禁在看守所一樣,「出門」是建立自信的開始!但高齡友善的交通移動補助只限定就醫需求。民團認為,這項規定過於窄化,要建立多元的服務系統,才能讓行動不便者與家屬都有喘息空間。

行無礙服務協會總幹事許朝富說,「無法出門的長者像被囚禁在看守所一樣」,他強調,維繫社會關係、建立社會連結的第一步,是走出家門;目前以醫療接送為優先服務,「是因為多元服務的潛在需求還沒浮現」,希望相關單位能更重視高齡者垂直移動問題。

張佳龍是資深的無障礙接送司機,在服務中見多了久病、抑鬱的長者,但他發現,單純踏青更能換來他們久違的笑容。

他提到曾服務一對70多歲案主夫婦的經驗,妻子行動不便,原本都由丈夫親自揹下四層樓回診,長久下來身體吃不消,才使用爬梯機接送服務。張佳龍觀察到,只有洗腎才出門的妻子顯得鬱鬱寡歡,「每次送大嬸下樓的時候,可以聽到她不斷喃喃自語,說不想活了、好想死之類的話」。

同樣是年老久病,張佳龍說,他在一位久病的爺爺臉上,看見過燦爛的笑容。

行動不便的爺爺在子女安排下出門搭捷運、散心,張佳龍負責用爬梯機協助爺爺下樓,再以無障礙車輛接送至捷運站。記得當時女兒還特別叮嚀,「爺爺很愛漂亮,今天梳了漂亮的造型,不要弄亂囉」!鄰居看到久未出門的爺爺下樓,紛紛上前寒暄,「陪伴的子女感動地說『好久沒有看到爸爸的笑容』」。

張佳龍也提到自己家人的經驗,除了接送地點僅限醫療需求外,經常要趕時間,「壓力相當大,候診、領藥的時間都很難預估,遲到10分鐘,車就開走了,而且會被記點(記點會影響後續使用服務),常常為此一直催趕家人,外出一趟彼此都很緊張」。

「出門」是建立自信的開始,許朝富分享,因為下樓就有機會跟鄰居說話,所以一位案主伯伯都會盛裝打扮、特別期待乘坐爬梯機出門的日子。翻攝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影片

目前無障礙交通接送資源是由長照2.0政策挹注,因此僅限具長照身分、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能使用,而且目的地只能往來醫院或復健中心,許朝富質疑,高齡政策鼓勵長者進行社會參與,並佈建許多社區資源,但無障礙交通接送卻只限定就醫需求,「不是很矛盾嗎?這樣要怎麼使用那些社區資源?」。

多扶接送執行長許佐夫進一步呼籲,「建立多元的服務系統,才能讓行動不便者與家屬都有喘息空間」,帶家中長者出門郊遊,要自己處理下樓、上下車等移位障礙,很多環節需要費心,「一次人仰馬翻的經驗後,子女無奈只能減少出門次數,長者也不再好意思麻煩家人,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