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視角/強力升息後的未來 美歐國家同面臨經濟衰退、停滯性通膨危機
  • Line

A A A
2022-10-06 00:00

(記者王秋燕/綜合報導)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歐洲金融危機風險升高,仍無法轉變美國聯準會強力升息打通膨的決心。多數專家幾乎認定,2023年美國、歐洲等已開發國家經濟將陷入衰退,但更可怕的「停滯性通膨」已經逼近。

傑佛森(Philip Jefferson)美國聯準會(Fed)近期3名新增理事之一,他5月走馬上任後,4日首度發表談話強調,「通膨是首要隱憂,壓低通膨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經濟成長將減緩,雇主對人力需求將會下降。」

Fed官員打臉市場減緩升息樂觀預估

傑佛森5月的說法與Fed官員近期談話基調一致,直接打臉市場認為聯準會可能減緩升息腳步的樂觀想法。

美國財經媒體包括彭博、CNBC綜合經濟學家意見後預估,聯準會強力升息下,美國聯邦基準利率水準已達3~3.25%,至2023年第1季將拉高到4.5~4.75%。美國2022第1季、第2季經濟分別萎縮1.6%、0.6%,但第3季可能達到零成長,或者微幅成長,但聯準會強力升息下,2023年經濟將陷入衰退。

美國經濟學家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大紀元電視台專訪時則直言說:「美國已陷入「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經濟敗象才剛開始出現,情況將越來越糟,而且1970年代的慘劇將會重演。」
停滯性通膨

世界銀行(World Bank)同步警告,全球經濟正面臨50年來「國際貨幣與財政政策同步緊縮」情況,緩和物價壓力的同時,經濟景氣將隨之沉淪,觸發一波全球性的衰退。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近50年來,全球同步衰退前例僅5次:1975年、1982年、1991年、2009年和2020年。美國當前情況與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較為雷同,高通膨壓力持續、全球成長疲弱情況並存。美國當時的強力升息抗通膨激進貨幣政策,導致1982年全球衰退,許多開發中國家因而陷入長達10年的債務危機。

美國難避免「硬著陸」、歐洲將更慘

有「末日博士」稱號的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10月3日Project Syndicate出版的評論文章中稱,全球都已認知到經濟衰退將到來,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現在的說法是「有點痛苦的軟著陸」,但事實上「硬著陸」才是無法避免的狀況。

魯比尼進一步分析,從二戰以來,聯準會就未在通膨率5%以上(目前是8%以上),以及失業率低於5% (目前是3.7%)情況下達到軟美國經濟「軟著陸」目標。他悲觀指出,美國都無法避免硬著陸了,更遑論經濟狀況更差、備受俄烏戰爭與中國需求趨緩衝擊的歐洲,歐洲目前升息的幅度根本趕不上美國。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同樣認為,全球主要國家經濟體質只有美國比較好,包括歐洲、日本、中國等主要已開發國家經濟體質相對比較差,無法跟上美國升息幅度,利差狀況越來越明顯,貨幣貶值幅度也隨之擴大。

「停滯性通膨債務」將致股市狂瀉逾4成

魯比尼預期,美國與全球股市賣壓尚未消化完畢,即便有經濟有軟著陸、小幅衰退的機會,股市還會下跌30%,但若是陷入更嚴重的「停滯性通膨債務」(stagflation debt crisis),股市跌幅將超過4成。

吳嘉隆接受《菱傳媒》電話訪問說:「若全球股、匯、債市進一步重挫,各國經濟前景更趨惡化,各國政府非得實施財政刺激計畫,且透過發售更多公債籌資,但這只會加重赤字規模,甚至引發公債發售潮。」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已開發國家善於運用財務槓桿,財務槓桿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放大倍數,假設金融市場不斷重挫,損失當然會跟著放大倍數,政府公債若進一步被拋售,整體金融與經濟脆弱性就會被凸顯,英國現況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