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威全/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為了批評國民黨夏立言訪陸,陸委會週末加班發新聞稿開罵:「對國民黨夏副主席等無視本會勸阻執意赴陸,在軍演下曲意訪中,呼應對岸統戰旋律,甚至唾面自乾…」夏立言曾任陸委會主委,現今陸委會官員多數曾與其朝夕相處,下屬點名罵老長官,以機關名義公開批評其前首長,在陸委會30多年的歷史上應是第一次。
但陸委會罵得不清不楚。陸委會新聞稿裡套用了些成語與典故:罵夏唾面自乾,這四字原意是寬容忍讓,不知陸委會真正用意為何?說夏立言「曲意」訪中,陸委會是指責夏立言違反民意?還是違背自身意願而委屈赴陸?陸委會新聞稿涉及到夏立言處語意含糊,若說罵夏唾面自乾是指他自取其辱,到底陸委會認為夏的哪句話或那個動作傷了台灣也傷了他自己?新聞稿裡沒有明確點出。陸委會用了些形容詞強化控訴的聲調,罵得兇,但沒有提出具體的佐證與推論。
相較於陸委會只是用形容詞罵人,一些輿論的檢討有其道理。夏立言沒有在一開始就清楚地定調,也沒主動論述,以致於言行相互矛盾。要不要見對方官員,說法遮遮掩掩;先說赴陸不會談政治,但後來還是談了。出訪如果是好事,夏出訪的籌備少了高度。
但台灣輿論批評夏立言時,忽略了陸方的內部政治與個人利益因素,以致於沒看到夏出訪的一項功效:夏立言代表台灣最大在野黨出訪,讓台辦系統有些業績,得以在對台事務上多說兩句話,台灣議題不被解放軍與大陸外交部壟斷。被大陸網民譏笑為跪台辦的台辦系統,常被批評為對台灣太友好、不夠強硬,台辦是陸方各部門裡最瞭解台灣的,如果能在中共內部講得上話是好事。
就選舉而言,夏立言出訪當然傷了國民黨,這點縣市長候選人們最清楚,每個人都主動切割、不想沾惹。如果國民黨為了讓台辦方便做事,不得不在中共20大之前做球給台辦,夏立言早去比晚去好,傷害比較小。若說赴陸行是「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反正是一死,那就應該拼了,讓陣亡的姿勢看起來壯烈點。但夏立言沒有,錯失了機會。
夏立言帶回了個「成績」,ECFA不會斷。他說:「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明確說,不希望看到兩岸關係惡化影響ECFA早收清單,判斷目前應該沒有這個問題。」ECFA斷不斷,其實是個外行的假議題,ECFA要終止不是陸方說斷就斷,必須與依正式管道通知台灣,並啟動協商,協商不成才能斷,斷了後也還要協商。當此時刻兩岸沒有制度化協商機制,陸方如何斷?此外,陸方正推動RCEP、FTA等全球化事務,必須要保持大國的信用,一定要按照遊戲規則走,例如此刻中國大陸正催促韓國加快完成中韓FTA第二階段談判,陸方不會武斷地踩踏自己簽過的協議,不會單方面宣布終止ECFA,不會自打嘴巴。
夏立言解析陳元豐的話來推論ECFA的未來,更是自失身份。ECFA的存活,台灣也有話語權,不該是陳元豐說了算,不是一談到ECFA,台灣就只能聽大陸的話、看大陸的意願。在陸台商與台灣的中小企業的確擔心ECFA的未來,國民黨若要他們放心,合理的作法是夏立言專業地在陸方面前講清楚,若遵循協議規定以及WTO規範ECFA當下不可能斷,然後讓陳元豐來附和。夏立言是政黨副主席,當過部會正首長,陳元豐是副部級,夏不該口啣御令般地向台灣民眾轉達陳的意旨,不該拿來宣揚成是赴陸的成果。
夏立言帶來另項訊息:「在柬埔寨遭遇困難的台灣民眾,陸方直接提供聯繫電話等方式予以積極協助。」把這話帶回台灣,告訴台灣民眾有事找大陸駐外使館,這簡直承認外交上大陸是台灣的宗主國,也違背了國民黨的政治立場。台灣民眾有事台灣駐外單位幫不上忙只好找中國大陸使館,這是無奈,台灣朝野政治人物都不能把無奈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常態,當過外交官的夏立言竟然還幫陸方宣揚其使館的工作。
國民黨或者有不得不的苦衷,或者有其長遠的考量,儘管知道對選舉很傷,仍堅持派代表走趟大陸。但當媒體都聚焦此議題時,就成為國民黨可順勢發揮的舞台,說不定可以把負面影響轉為正面效益,可惜不管是兩岸或外交、論述或戰略,夏立言的表現太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