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7度凍漲!仍未能照顧能源弱勢戶 高達七成四未受惠

  • Line

A A A
2022-02-27 00:00

(許玲瑄/台北報導)台灣正處於電價調整、能源轉型的階段,儘管從2018年10月至今,電價已連7凍漲,但是有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四的弱勢戶都落在凍漲額度外,他們滿屋子的二手或老舊家電,耗電量大;而這些能源弱勢者,因為所得低、缺乏節電電器,再怎麼節約,電費仍吃掉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根據宜蘭縣政府去年針對126戶弱勢家庭進行統計,有74%用電超過目前住宅用電的凍漲標準500度,其中更有38%超過800度,顯示超過七成四的弱勢戶落在凍漲額度外。

台灣至今仍未有完整的能源弱勢調查,另一項相關調查是工研院在 2015 年與家扶中心合作,針對新竹縣、市的1000戶經濟弱勢家庭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 63% 的低收入戶家庭,能源支出占比超過全戶所得 10%,平均占可支配收入的18%,已達國際對「能源貧窮」者的定義。

這兩項調查結果顯示,弱勢戶用電量偏高,一位社工表示,探究其原因,「是這些家庭滿屋子的二手或老舊家電,耗電量大」。

這位社工人員分析,弱勢家庭雖然不敢開冷氣、電燈壞了也沒修,但電費一樣高得嚇人,而這個金額還不包括瓦斯和交通燃料。這群能源弱勢者,因為所得低、缺乏節電電器,再怎麼節約,電費仍吃掉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綠然社會企業與IKEA合作舉辦漆黑體驗空間計畫,現場還原弱勢家戶常見的生活空間,包含漆黑、悶熱的空間與紛亂的電線。綠然社會企業提供

對於能源弱勢族群,去年能源局提出「補助地方政府的縣市節電夥伴計畫」,編列一億元預算,將「能源弱勢關懷」放進補助要點,但因不具強制性,所以各縣市僅象徵性的將能源弱勢關懷項目包裹在計畫內,受益的弱勢戶數少得可憐,或根本沒有提及。

《菱傳媒》整理縣市的提案計畫書發現,六都對於能源弱勢的策略不一,例如高雄市協助地方弱勢團體老舊燈具汰換共1000盞;台南市媒合20戶弱勢家庭改善能源效率;而桃園台中都是到偏遠地區宣導節電。首善的雙北,台北市辦理節電工作坊,新北市則是表示108年已媒合過企業協助節電電器,未來將持續透過其他經費來源推動能源轉型下的公平正義。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認為,中央政府並沒有把能源弱勢當作重要問題看待,經濟部和衛福部應儘速合作。
 
趙家緯以歐盟的例子建議,「應該要有常設性、全面性的輔導措施,例如歐洲就編列社會氣候基金,來處理能源弱勢者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受到的影響」。他認為,能源局應該要有更完整的政策定位,不應只停留在地方政府自發性提案的層級。

此外,趙家緯也點名批評電價審議委員會並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情。他說,其實從審議委員會的委員組成即可看出端倪,幾乎沒有具能源弱勢視野的專家,所以在調整電價的討論中,也極少討論電價對各所得階層的影響。

趙家緯表示,台灣應該發展出一套能源支出佔可支配所得比例的計算方式,而非單純從電價度數來看;能源局在約8年前曾有相關研究計畫,但未有後續,相當可惜。

綠然社會企業創辦人胡德琦建議,能源局在各縣市因地制宜之前,應該要有長期規劃,包括編列穩定的預算、逐步補助汰換設備。此外,她也認為要多與能源弱勢戶對話,例如節能輔導團隊應主動進入弱勢家戶,視個別狀況進行節電診斷和改善,而非只做廣泛性的大型宣導活動。

胡德琦曾在台北與新竹執行弱勢家庭能源福利計畫,協助2,515弱勢戶汰換近兩萬盞燈具,她舉自身經驗說,過程中她覺得最珍貴是:「團隊進入家戶,看見燈光亮起來之後,弱勢家庭氣氛的改變」。

胡德琦進一步舉例,若能再針對省下的電費,協助家庭妥善運用規劃,例如用在保險、孩子教育或親職活動上,就能更加穩固弱勢家庭的功能。

 


最多人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