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美東27日)受訪時重申將與台灣達成貿易協議,他進一步表態說,將持續對台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也就是美台生產各半。他另拋出對「矽盾」的對立論點,認為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台灣。
「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協議),即將到來。我認為很快,我預期會真正開始與他們(台灣)討論並解決這件事」,盧特尼克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Nation訪問時說道。當提到「美國究竟希望從與台灣的貿易協議中得到什麼」時,他說,手機及汽車裡95%的晶片都是台灣產,而台灣在9000英里之外,聽起來不妙,且台灣又距離中國80英里。如今北京已經直接表明要奪取台灣,毫不隱晦。
他說,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將晶片製造業務大幅轉移到美國本土,以便自主生產晶片。「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怎麼自保」?
盧特尼克指出,當他接手商務部長時,美國僅2%的晶片是自製。他離任時的目標是達到40%。這被視為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需要投資逾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2392億元),及建立完整的供應鏈,但這就是他的目標。
台積電目前計劃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產量則是美國3成、台灣7成。
另一方面,在中國銷售受阻的輝達董事長黃仁勳點名對中國人才有所保留的美國「對中鷹派」,摧毀追尋美國夢的管道,難稱上愛國,已成「恥辱徽章」。這番話引起討論,川普前操盤手巴農尤其砲火猛烈,川農甚至說,黃仁勳就是中國共產黨那邊的人,「不應該讓他再進白宮」。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25日上架的BG2 Podcast節目中表示,「與中國競爭是可以的,但要留意不要對中國人過於嚴苛」。他注意到人們對於中國學生來到美國後留下的疑慮越來越大,使許多學生考慮往歐洲等地發展,這是危機來源,必須對此保持極度關注。

2016年總統選舉川普競選團隊總幹事巴農則批評黃仁勳,是中共影響力的代理人,絕不應再被允許進入白宮,今天就該被逮捕。
巴農是在他主持的網路節目「戰情室」中做上述表示,我駐美代表俞大㵢在今年7月也上過該節目訪問,當時俞大㵢在受訪時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一日統治過台灣,何來主權主張,班農也認同,而俞大㵢上班農節目,也被國內財經節目主持人胡采蘋說,「成為美國51州爭奪戰現在台灣領先加拿大」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則說,黃仁勳在訪問中既沒有談到中共濫用輝達科技監視維吾爾人,也沒說北京濫用美國簽證制度來竊取基礎和應用研究成果,更沒有提到習近平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強國的「中國夢」。
他在X寫道,面對列寧主義政權,不存在雙贏的結果。「你不必喜歡這種說法,但說實話並非不愛國」。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