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一青/主筆
國民黨主席選舉多人競逐,但最殘酷熱鬧的話題,卻是繞著沒有參選的盧秀燕。
羅智強第一時間也以國民黨歷次總統大選成敗解釋。羅智強說:國民黨贏的兩次都是一顆太陽,輸的三次,都是多顆太陽,彼此激烈相爭互傷,最後讓民進黨漁翁得利。國民黨並不缺優秀領袖,但若力量耗於內鬥,終將自損實力。總結總統大選成敗的教訓,羅智強再次強調,藍營不缺領袖,但若耗於內鬥終自損實力;2028年若要贏,國民黨只能有一個太陽,就是盧秀燕。羅智強還表示,他要當月亮,當最亮的月亮,幫助「一個太陽」打贏2028。羅智強也強調,國民黨不但只能有一個太陽,而且必須及早定於一尊。自己當主席除了先帶領國民黨贏得2026縣市長大選為2028總統大選奠下成功基礎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盧開路,「在唯一太陽升起前,我會全力當好照亮夜路的月亮」,為國民黨披荊斬棘、創造勝機。至此,「一顆太陽、提前確認」,就成了連失三屆總統大選的國民黨黨員們期盼政黨輪替新的主旋律。
盧秀燕是否是一顆太陽?進入第二階段的博弈
「一顆太陽」是國民黨勝選的不二法門,這個策略方向成為主旋律後,其他國民黨主席參選人也開始進入了一個不方便公開反對,但卻開啟了如何決定誰是一顆太陽的新戰場。其他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表示了:「我們也支持盧秀燕,但還是得用初選、用民調、用徵召…」等等,很科學、很民主的不同確認總統候選人的模式,紛紛提出。並且加碼說:「盧秀燕如果是最強的共主,就不會怕初選。」道理都說的很好,也很正當。但,這些聲音無論說的多漂亮,背後的未說之語,其實隱藏著就是,為何就非得是盧太陽,難道不能是韓太陽?趙太陽?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對2028都有其他盤算。再加上幾個候選人中,只有羅智強宣示,26年打完縣市長選戰後就交出主席權位,換軌給總統候選人以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的二合一優勢身分與賴清德政權作戰。而其他候選人則表示,願意當造王者,自己必會盡心盡力的以主席的身分來幫總統候選人。這兩種選擇背後的意義,一邊是成全不爭,一邊是大爭求勝。
至此,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幾乎可以確認成「盧太陽派與非盧太陽派」兩種陣營的競爭了。就如同羅智強說的:如果黨員認為一顆太陽是對目前國民黨贏回2028大選有利,那就選羅智強,如果認為多顆太陽有利,或是太陽不一定要是盧秀燕有利,那就選其他候選人。羅月亮的使命就是照亮盧太陽,然後消失於黎明。這是羅智強的選擇,但是否是國民黨員們的選擇?10月18日揭曉。
盧秀燕是否是一顆太陽?進入終極確認階段,卻也是一場確認盧太陽是否能定於一尊的殘酷旅程。主打「選羅智強就是選盧太陽」的訴求,等於給了所有黨員一次用選票直接確認,盧秀燕在不競選黨主席,而被輿論評為不承擔而造成失分的狀態下,是否仍能取得所有黨員的信賴,願意將總統候選人的資格提前、間接的授權?這不但是對於羅智強所提2028勝選策略的一場考驗,更是盧秀燕如何在不承擔黨主席的狀態下,以及黨內可以還有其他隱藏型太陽的隱憂下,還能贏得黨員的認同與支持的一場考驗。因此,盧媽三子在檯面上力挺,盧媽本尊會在檯面下用力,分進合擊助攻羅智強嗎?成了現階段黨主席選舉最受關心討論的話題。畢竟,萬一羅智強的主席選舉失敗,會被解讀為非盧太陽派在黨內佔了上風,同時也宣告了盧太陽在藍軍的共主地位有了破口,後續隱藏的競爭風暴必然在茶壺之中開始燃燒了。站在對面看的是民進黨賴清德總統了,一個執政不到一年就造成台灣難解困局的總統,若真能再次碰上不團結的國民黨與難以黏合的藍白,那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再加上再度出山的綠營第一謀士邱義仁,屆時國民黨的命運是否再次被割喉割到斷?
歷史經驗早就擺在那邊,為了政黨輪替,任何政黨都只能有一個太陽,月光照亮太陽後,就消失於黎明。羅智強點起一場剛硬的選戰硝煙,盧秀燕被動被放在煙火中殘酷考驗,國民黨員可能煙霧中看花,也說不定早就看清楚這可能也是選舉招數。不過選戰終會結束,成全的美好故事會常留,話題也總是停在幾個煙霧裏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