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台北報導)強颱「樺加沙」帶來的豪雨導致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溢流,滾滾洪水沖跨馬太鞍溪橋,大量泥流湧入光復鄉市區,災情慘重,截至今日(24日)下午4時已造成17死、32傷及 17人失聯。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24日)表示,中央自21日迄今總計通報花蓮縣府9次,身兼災防指揮官的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就評估要撤離1800戶,且「等不了」,因此在9月22日周一早上開始進行撤離動作。
回顧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0日開設後的時間軸,自9月21日起迄今,林保署通報花蓮縣府 9次,消防署通報花蓮縣府 10次,要求縣府盡速執行疏散撤離工作。中央災害應變中21日下午15時即與花蓮縣府和鳳林鎮、光復鄉、萬榮鄉等3個鄉鎮公所召開視訊會議,即已要求花蓮縣府啟動疏散撤離。

劉世芳在22日上午的第4次工作報告中,裁示「務必把握中午前風雨較小的黃金撤離時間,積極撤離下游鳳林鎮、光復鄉、萬榮鄉等溢淹高風險區域的民眾」。同日下午,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坐鎮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並與屏東縣、花蓮縣、台東縣視訊,花蓮縣是由副縣長顏新章代替,花蓮縣長徐榛蔚當時人在韓國。
賴清德強調,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應處「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做撤離,確實保護民眾的安全,這部分請中央跟地方務必共同合作」。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已做最高安全標準考量的撤離計劃,並請花蓮縣政府執行。
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接受廣節目專訪表示,中央與地方針對堰塞湖議題曾進行約9次聯繫,並展開保全戶造冊、細胞簡訊演練等準備工作。他說,21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成立時,徐榛蔚並不在國內,他並也引述徐榛蔚丈夫、國民黨團立委傅崐萁說法,徐榛蔚是因內劉世芳的一通電話才回國。

張惇涵指出,劉世芳21日(周日)晚間向行政院報告的專業評估,強調花蓮光復鄉一帶需儘速撤離約1800戶、8500人,不能等到22日上午再做決策。他說,考量到撤離規模大,他回覆劉世芳,要不要周一一早跟院長做報告確認,「但劉世芳部長說,等不到那時候,現在就要做決定。我把資料詳細看完後,我說依照指揮官判斷做出撤離決定」,所以當晚即著手安排撤離,22日一早由國軍協助實施撤離動作。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