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洪流毀橋、沖民宅 2死28傷30人失聯 中央成立前進協調所

  • Line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淹水災情嚴重,軍用卡車被沖走,民眾受困在圍牆上。翻攝花蓮縣議員張美慧、楊華美臉書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淹水災情嚴重,軍用卡車被沖走,民眾受困在圍牆上。翻攝花蓮縣議員張美慧、楊華美臉書

A A A
2025-09-23 22:44

(菱傳媒/綜合報導)「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今(23日)下午2點50分遮間發生壩頂溢流,首波洪峰在3點08分衝到馬太鞍溪橋,接著就在民眾目擊下,把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橋衝斷,激起的水花達數公尺高,現場民眾呼叫聲不斷,截自晚間最新統計,共有2人死亡、28人受傷及30人失聯。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災變中心統合各部會協助花蓮,縣長徐榛蔚晚間前往光復勘災並指示救難人員全力救災。

卓榮泰晚間指示中央在花蓮光復鄉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原民會、環境部、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等救災復原團隊進駐,卓榮泰預計明(24日)前往花蓮勘災。

花蓮馬太鞍橋被沖毀前的最後一刻,洪水不只漫過堤防,也越過橋面,接著橋身應聲斷裂。翻攝水利署即時影像

洪峰沖擊下,下游的箭瑛大橋封閉,花蓮大橋也傳出橋體歪掉斷裂,工程人員前往現場空拍,發現馬太鞍溪橋的橋體已斷成數截,被大水沖到溪邊,貼在馬太鞍溪北岸堤防邊,原本應該是橋的地方,完全是洪水,景象駭人。

這波洪流不只漫過馬太鞍河堤,台九線南北雙向車道成為洪水溢流出口,光復鄉大平、大馬村市區淹水,還有車子被沖到田裡,根據現場民眾拍攝的畫面,連在旁戒護的軍用卡車都被洪水衝走,來不及走避的民眾,只能在爬到圍牆上避難。

光復鄉民眾從家中2樓往外看,見到光復鄉全聯、中山路都淹水,還有大水淹沒車輛,把車子衝進玉米田、稻田中,水勢驚人。

林保署在馬太鞍溪堰塞湖旁自設的雨量站,累積雨量超過400毫米,原本發布上午8點到10點溢流,由於上午以後雨勢趨緩,溢流時間估算發布,從上午11點、中午12點、下午1點又延到2點,下午3點左右下游居民收到細胞簡訊,要民眾儘速撤離。

馬太鞍橋被沖毀時,橋面被高高舉起。民眾提供

林保署宣布,已經在下午2點50分發生溢流,且堰塞湖水位溢流前高程是1140公尺,目前已經下降到1132公尺,水位迅速下降,顯示已有大量水流往下游移動,第一波洪峰已經在下午3點多抵達,就連在馬太鞍溪堤防後方都看到黑色大水湧動有如黑色海嘯,當地民眾說,看到黑色含滿土砂的泥水流還流到道路上。

內政部預估受影響範圍包括鳳林鎮長橋里、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平村、大全村、大同村、大安村、大馬村、大華村、大進村、北富村、西富村、東富村等。花蓮縣府統計,截至今天中午光復鄉撤離3213人、萬榮鄉22人、鳳林鎮50人,馬太鞍溪堰塞湖受影響撤離總人數共3285人。

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形成過程最開始是2003年開始蝕溝局部崩塌,2020年起崩塌範圍逐漸擴大,2024年康芮颱風下邊坡崩塌擴大,總蓄水量達9100萬噸,相當於一個南化水庫。馬太鞍溪是發源於丹大山,流經花蓮縣的萬榮鄉、鳳林鎮、以及光復鄉,並與光復溪匯流後成為花蓮溪的支流,最後再匯流至花蓮溪,從花蓮市出海。

發稿時間:18:27

更新時間:  22:44 (更新傷亡及失蹤人數)

更多新聞:

無畏狂風暴雨侵擾 李棟樑慰問五指山感謝官兵守護先賢英靈

「議長任內」財產申報不實遭罰72萬 鍾東錦:感謝給我一次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