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傳媒/綜合報導)台灣房地產市場在政策的強力干預下,已從狂歡派對結束,進入盤整寒冬。永慶房產集團透過兩組數據分析,揭示政府兩項關鍵政策對房市造成的衝擊,包括「房地合一2.0」重稅嚇阻短期交易者,兩年內遭課徵45%重稅的交易占比降至13.8%;另外,去年9月實施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上路滿一年,新竹在內七大都會區的交易量也出現4成以上驚人跌幅,又以台中與新竹地區量縮情況最為顯著。
永慶房屋是根據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上路前11個月和上路後11個月的實價登錄資料,比對七大都會區的交易量,結果發現新竹縣市修正最為劇烈,政策實施前有6,695件,但實施之後卻僅餘2,919件,跌幅高達56.4%。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新竹地區近年因竹科產業效應帶動,房價持續攀高,高收入人口聚集。然而,信用管制上路後,高價產品貸款難度陡增,購屋貸款壓力遽增,導致在高房價與貸款受限的雙重絞殺下,交易量崩跌探底。
台中市交易量也從管制前的20,369件銳減至9,479件,跌幅亦達53.5%。陳金萍指出,台中近年雖規劃多處重劃區,成功帶動買氣升溫,但隨著信用管制實施,房屋貸款審核趨於嚴峻,自備款門檻大幅提高,強力衝擊市場買盤。加之台中部分區域的公共、交通建設恐不及北部完善,剛性需求缺乏穩固支撐,故量縮壓力非同小可。
除新竹、台中淪為重災區之外,北部三都的交易量減幅也接近五成;不過,相較於北部的高門檻,南部地區購屋門檻雖略低一籌,量縮幅度相對和緩,但衝擊仍十分顯著,其中高雄市交易量減幅為46.1%,台南市交易量減幅為42.9%。
在政府打房政策中,如果說信用管制壓制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房地合一2.0」就是要嚇阻短線投機客。
永慶房產集團分析財政部數據發現,「房地合一2.0」自2021年7月上路至今,雖然持有二年內短期交易遭課徵45%稅率的件數仍在持續增長,反映短期買賣交易曾一度活躍。但2年內遭課徵45%重稅的短期交易占比,已從2021年第三季的26.1%,持續逐年遞減,最新的2025年第一季,更降至13.8%,創下該政策上路以來的新低,顯示投機客已淡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期較長的交易比例顯著攀升,其中持有5至10年、適用20%稅率的買賣交易占比,從2021年第三季的21.8%大幅增加至2025年第一季的42.3%,占比一舉突破四成,已成為市場交易的絕對主流。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斷言,「房地合一2.0」將短期交易期間拉長至2年內須課徵45%高額稅率,有效嚇阻短線投機買盤,數據也顯示,短期交易占比減少、長期交易占比增加,意味著政策修法後,市場持有年限拉長,已成功導向「長期持有為主」的穩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