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特刊第九期系列9/立院開議三黨聲量策略不同!藍衝突曝光居首 綠分散操作擁正向立委 白壓倒性高正向少

  • Line

A A A
2025-09-23 00:00

(菱傳媒/綜合報導)立法院新會期19日正式開議,朝野陣營紛紛提出優先法案備戰,朝野聲量策略大不同。回顧過去一年三黨在立法院表現,根據《菱傳媒》與《時局》合作全台首次立委網路聲量調查顯示,國民黨總聲量高達2300萬以上,聲量呈現集中爆發態勢;民進黨總聲量約1634萬,展現出高度分散、低集中度的結構特色;民眾黨總聲量超過900萬,整體P/N值為三黨最低,正向討論比例偏低。

隨著網路時代社群媒體蓬勃發展,政治人物與政黨在網路上的表現,也成為民眾觀察的重要指標。所謂的「聲量」是指在網路上被提起的次數,包含貼文和留言都計算在內。例如,單一議題/人物若被100篇文章主要提及,這些文章有200則留言,總聲量即為300。聲量代表「被看見」的程度,但不代表好壞,可能是正面支持、負面爭議,或單純被點名。

本次聲量統計由《菱傳媒》與《時局The Current Situation》網路聲量觀察站合作,利用Creator Sonar系統,分析台灣人使用最頻繁的社群媒體,包括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hreads、Dcard、PTT等六大平台,資料涵蓋 2024年7月25日至 2025年7月25日,統計歸納近一年來第11屆113位立委總聲量。

這次調查從過去一年共逾5000萬則網路資料中,找出前十位立委脫穎而出,成為社群討論最集中的焦點人物。其中民眾黨不分區立委黃國昌(704萬7942)、台北市第7選區徐巧芯(317萬7519)與立法院長韓國瑜(306萬3195)穩居前三,顯示藍白主導的立院無論是話題或爭議,都掀起輿論風波。

民進黨聲量最高的則是不分區立委柯建銘(261萬5498)擠進第五名,輸給第四名的傅崐萁(273萬2464),第六名後依序為民進黨吳思瑤(190萬8698)、國民黨王鴻薇(170萬0258)、民進黨沈伯洋(158萬9303)、國民黨陳玉珍(149萬2275)、羅智強(141萬7796)。

不過,聲量並不等於好感度或支持度,要了解網友的態度是支持還是批評,仍需透過「P/N值」觀察。P/N值是衡量討論情緒的指標,由AI從貼文或留言,歸納出正面情緒(Positive)和負面情緒(Negative)比值,P/N值愈低代表負面討論比例愈高,數值愈高代表正面討論占比愈高。

當然,高 P/N 值也不等於好感度高。聲量低,P/N 值偏高的立委,往往並非因為「好評多於惡評」,而是因為「負評幾近於無」,使得偶有曝光時的支持評論佔比提高。但這類數值不能簡單等同於高好感或高支持度,更可能反映的是議題稀少、討論稀薄的結構性消音。

聲量前十名立委中有四位來自台北市,六人為區域立委,平均P/N僅約0.19,顯示高聲量伴隨激烈討論與高度爭議性。

而藍綠白三陣營的聲量,也呈現不同的態樣。其中國民黨立委在聲量上呈現集中爆發態勢,整體聲量高達2300萬以上,平均聲量約44萬。徐巧芯(317萬7519)、韓國瑜(306萬3195)、傅崐萁(273萬2464)等人佔據排行前段班,成為政論型立委代表。但其平均P/N值僅約0.34,顯示正負意見膠著,易成攻防主場。黨內也存在如萬美玲(P/N 0.67)這類少數正向聲量者,證明衝突之外仍有溫和聲帶存在空間。

民進黨整體聲量約為1528萬,低於國民黨,卻展現出高度分散、低集中度的結構特色。柯建銘(261萬5498)、吳思瑤(190萬8698)、王定宇(134萬7941)、沈伯洋(158萬9303)為主要聲量來源,但其餘數十位立委多維持在10~90萬間,聲量基礎平均。全黨平均P/N值落在0.58左右,高於其他政黨,並有如黃秀芳(P/N3.14)、陳素月(P/N 2.73)等情緒極高案例,反映民進黨更容易取得網路上的正向語感。

民眾黨共計9位立委,整體聲量超過900萬,平均達100萬以上,遠高於藍綠。不過這樣的高聲量幾乎集中於黃國昌一人(704萬7942,P/N 0.16),其他如黃珊珊(83萬4330)與張啓楷(66萬1745)亦有中等聲量表現。整體P/N值則為三黨最低,約0.16,正向討論比例偏低,反映其高能見度並未同步帶動好感度。

《菱傳媒》第九期特刊完整公布113位立委聲量大調查。張麗娜攝

特刊9月1日上架販售,每份定價100元,加購其他商品另有優惠。詳情請見《菱傳媒》官網或菱員商城。

訂購第九期特刊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