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烱華/台北報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此次在「2025年臺北國際航太科技暨國防工業展」中,展出具備自主智慧化設計的「勁蜂系列」Ⅰ、Ⅱ、Ⅲ、Ⅳ型攻擊無人機,象徵我國在智慧化無人機武器系統領域上的重大進展與成果,建構更高效且低成本的不對稱作戰攻擊網。

從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中,皆證明無人機成為戰場環境上最能有效發揮不對稱效益的武器。中科院的「勁蜂系列」無人機都具備「一鍵自主規劃」及「多機智慧群攻」功能,可在接收攻擊命令後,完成自主航線規劃;首先是「勁蜂Ⅰ型」攻擊無人機,它可由單筒發射或多聯裝發射箱發射,目標辨識與俯衝攻擊,縮短決策至打擊的時間差,達成「即發即中」的戰場節奏,且可以多架勁蜂Ⅰ型在同一指揮網下協同作戰,對敵呈現高壓、飽和的打擊效果。「勁蜂Ⅰ型」無人機亦與各型海陸空載具進行整合運用,大幅提升台灣岸際防禦、快速反應與戰術奇襲上的優勢。

「勁蜂Ⅱ型」無人機,其為在「劍翔」基礎加上智慧戰力的新突破;主要運用光學酬載(EO/IR)偵蒐酬載與智慧影像辨認功能尋標,並加裝中科院自製抗干擾定位系統與高性能高爆彈頭,使其兼具偵察與攻擊之偵打一體作戰能力,且又能相容於原有發射系統,大幅降低產製成本與部署時程;同時可藉由多機任務規劃「蜂群攻擊」戰術,並透過去中心化的分群、分目標展開攻擊,以高角度俯衝來摧毀固定與移動目標,有效成功突穿展現打擊優勢。

「勁蜂Ⅲ型」攻擊型無人機為國內首款X翼構型,全機可支援一鍵啟動,執行自動垂直起飛、轉態巡航、直接打擊目標或回收降落的全流程自動化操作,可從艦艇甲板、野戰據點或市區建築快速起降,具備高任務機動性;此外「勁蜂Ⅲ型」可搭配中科院自製反裝甲彈頭,可針對裝甲載具、雷達設施、小型艦艇等高價目標進行精準打擊。
「勁蜂Ⅲ型」係中科院無人機科技研發與民間產製技術快速整合的成功案例,更是推動自主防衛能量與韌性的關鍵助力,透過完整在地化的產業鏈整合與模組化設計策略,具備高機動、低成本、快速量產與戰術自主化四大核心優勢的攻擊型無人機,更成功整合非紅供應鏈,大幅提升戰時補給效率與任務持續力,將是灘岸防禦任務中的戰場決勝的利器,進一步實踐「以小制大、以智勝強」的非對稱國防戰略核心理念。

「勁蜂Ⅳ型」攻擊型無人機為中科院與美商Kratos進行跨國合作,以MQM-178高速靶機的基礎,由中科院進行研改,搭配中科院自製光學酬載及影像電腦等模組化組件,在美進行整合測試,一種機型研改出高速攻擊、誘標及靶機三種用途無人機。高速攻擊型無人機具備外掛彈頭、模組化酬載及快速攻擊能力,鎖定敵方直升機及登陸艇執行反登陸精準打擊,能有效癱瘓及遲滯敵方行動;亦可與現有反艦飛彈進行高低配、結合誘標型無人機欺敵進行聯合作戰,以群攻方式成功突穿,打擊目標,消耗敵軍海上武力。
另外,具高度模組化特性的勁蜂IV型攻擊型無人機,未來可因應作戰型態變化與需求,採用加力器、滑軌發射等不同方式提高部署機動性。同時可配合未來忠誠僚機到無人戰機的發展,作為縮尺驗證機,進行有人機與無人機間之通訊指管與協同作戰等技術驗證,以加速推動我國未來無人戰機發展。
更多新聞: